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李洞
古籍
/
作者
/
诗文
雨涩秋刀剃雪时,庵前曾礼草堂师。居人昨日相过说,鹤已生孙竹满池。——
唐代
·李洞《赠青龙印禅师》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4005mn.html
赠青龙印禅师
唐代
:
李洞
雨涩秋刀剃雪时,庵前曾礼草堂师。
居人昨日相过说,鹤已生孙竹满池。
1
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宿寺青山尽,归林彩服翻。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唐代
·李洞《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4004at.html
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
唐代
:
李洞
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
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
宿寺青山尽,归林彩服翻。
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1
违拜旆旗前,松阴路半千。楼冲高雪会,驿闭乱云眠。榜挂临江省,名题赴宅筵。人求新蜀赋,应贵浣花笺。——
唐代
·李洞《龙州送裴秀才》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4001ok.html
龙州送裴秀才
唐代
:
李洞
违拜旆旗前,松阴路半千。楼冲高雪会,驿闭乱云眠。
榜挂临江省,名题赴宅筵。人求新蜀赋,应贵浣花笺。
1
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干。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唐代
·李洞《寄东蜀幕中友》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3989ex.html
寄东蜀幕中友
唐代
:
李洞
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柳絮涨天笼地暖,
角声经雨透云寒。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干。
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1
窦岭吟招隐,新诗满集贤。白衫春絮暖,红纸夏云鲜。琴缠江丝细,棋分海石圆。因知醉公子,虚写世人传。——
唐代
·李洞《寄窦禅山薛秀才》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3976kl.html
寄窦禅山薛秀才
唐代
:
李洞
窦岭吟招隐,新诗满集贤。白衫春絮暖,红纸夏云鲜。
琴缠江丝细,棋分海石圆。因知醉公子,虚写世人传。
1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唐代
·李洞《蕃寇侵逼,南归道中》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3955mn.html
蕃寇侵逼,南归道中
唐代
:
李洞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
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1
中路行僧谒,邮亭话海涛。剑摇林狖落,旗闪岳禽高。苔长空州狱,花开梦省曹。濮阳流政化,一半布风骚。——
唐代
·李洞《送知己赴濮州》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3940zo.html
送知己赴濮州
唐代
:
李洞
中路行僧谒,邮亭话海涛。剑摇林狖落,旗闪岳禽高。
苔长空州狱,花开梦省曹。濮阳流政化,一半布风骚。
1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唐代
·李洞《赠入内供奉僧》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3892ac.html
赠入内供奉僧
唐代
:
李洞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数条雀尾来南海,
一道蝉声噪御街。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
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1
人言紫绶有光辉,不二心观似草衣。尘劫自营还自坏,禅门无住亦无归。松根穴蚁通山远,塔顶巢禽见海微。每话南游偏起念,五峰波上入船扉。——
唐代
·李洞《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3887oi.html
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
唐代
:
李洞
人言紫绶有光辉,不二心观似草衣。尘劫自营还自坏,
禅门无住亦无归。松根穴蚁通山远,塔顶巢禽见海微。
每话南游偏起念,五峰波上入船扉。
1
冬天
,
写花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唐代
·李洞《曲江渔父》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33884at.html
曲江渔父
唐代
:
李洞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卧稳篷舟龟作枕,
病来茅舍网为帘。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1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