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杨冠卿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江湖畴昔受恩深,赠晚漂流伤客心。雨檝风帆倦行役,雪车冰柱少知音。价高肯羡连城璧,才谫难希谀墓金。但得扁舟从此去,成亏宁复问昭琴。——
宋代
·杨冠卿《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0882ac.html
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宋代
:
杨冠卿
江湖畴昔受恩深,赠晚漂流伤客心。
雨檝风帆倦行役,雪车冰柱少知音。
价高肯羡连城璧,才谫难希谀墓金。
但得扁舟从此去,成亏宁复问昭琴。
1
飞云障碧江天暮。杏花帘幕黄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阑。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鸿去。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
宋代
·杨冠卿《菩萨蛮·飞云障碧江天暮》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0793bf.html
菩萨蛮·飞云障碧江天暮
宋代
:
杨冠卿
飞云障碧江天暮。杏花帘幕黄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阑。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鸿去。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
1
伤漂泊。负了花前期约。寒食清明都过却。愁怀无处著。晴日柳阴池阁。风絮斜穿帘幕。帘外秋千闲彩索。断肠人寂寞。——
宋代
·杨冠卿《谒金门·伤漂泊》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1164at.html
谒金门·伤漂泊
宋代
:
杨冠卿
伤漂泊。负了花前期约。寒食清明都过却。愁怀无处著。晴日柳阴池阁。风絮斜穿帘幕。帘外秋千闲彩索。断肠人寂寞。
1
岩花月彩浮,井桐露珠滴。悲秋适有念,拥琴坐西壁。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无云山雨飞,松风寒淅沥。鱼龙尽出听,万籁天地寂。——
宋代
·杨冠卿《秋琴咏》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1078rn.html
秋琴咏
宋代
:
杨冠卿
岩花月彩浮,井桐露珠滴。
悲秋适有念,拥琴坐西壁。
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
无云山雨飞,松风寒淅沥。
鱼龙尽出听,万籁天地寂。
1
蜀魄思归昼夜啼,漆园蝴蝶梦魂飞。箪瓢陋恭心如水,惟有颜渊殆庶几。——
宋代
·杨冠卿《继韩尚书春日舟行韵》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1060zo.html
继韩尚书春日舟行韵
宋代
:
杨冠卿
蜀魄思归昼夜啼,漆园蝴蝶梦魂飞。
箪瓢陋恭心如水,惟有颜渊殆庶几。
1
岁月如驰乌兔飞。情怀著酒强支持。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翡翠卮。江路晚,夕阳低。奚奴空负锦囊归。欲凭驿使传芳信,未放东风第一枝。——
宋代
·杨冠卿《鹧鸪天·岁月如驰乌兔飞》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1053bf.html
鹧鸪天·岁月如驰乌兔飞
宋代
:
杨冠卿
岁月如驰乌兔飞。情怀著酒强支持。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翡翠卮。江路晚,夕阳低。奚奴空负锦囊归。欲凭驿使传芳信,未放东风第一枝。
1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宋代
·杨冠卿《生查子》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0980zo.html
生查子
宋代
:
杨冠卿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1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宋代
·杨冠卿《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1377oi.html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宋代
:
杨冠卿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
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1
不贪薏苡与明珠,曳屣狂歌信杖扶。谁道先生贫彻骨,先生清处若冰壶。——
宋代
·杨冠卿《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1375mn.html
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
宋代
:
杨冠卿
不贪薏苡与明珠,曳屣狂歌信杖扶。
谁道先生贫彻骨,先生清处若冰壶。
1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修严武备选车从,天下虽安不忘战。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宋代
·杨冠卿《春大阅》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1374at.html
春大阅
宋代
:
杨冠卿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从,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