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贾岛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旅托避华馆,荒楼遂愚慵。短庭无繁植,珍果春亦浓。侧庐废扃枢,纤魄时卧逢。耳目乃鄽井,肺肝即岩峰。汲泉饮酌馀,见我闲静容。霜蹊犹舒英,寒蝶断来踪。双履与谁逐,一寻青瘦筇。——
唐代
·贾岛《延寿里精舍寓居》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535mn.html
延寿里精舍寓居
唐代
:
贾岛
旅托避华馆,荒楼遂愚慵。短庭无繁植,珍果春亦浓。
侧庐废扃枢,纤魄时卧逢。耳目乃鄽井,肺肝即岩峰。
汲泉饮酌馀,见我闲静容。霜蹊犹舒英,寒蝶断来踪。
双履与谁逐,一寻青瘦筇。
2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唐代
·贾岛《崔卿池上双白鹭》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523bf.html
崔卿池上双白鹭
唐代
:
贾岛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洒石多霜移足冷,
隔城远树挂巢空。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2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唐代
·贾岛《送刘式洛中觐省》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520zo.html
送刘式洛中觐省
唐代
:
贾岛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
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2
凝愁对孤烛,昨日饮离杯。叶下故人去,天中新雁来。连沙秋草薄,带雪暮山开。苑北红尘道,何时见远回。——
唐代
·贾岛《思游边友人》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214at.html
思游边友人
唐代
:
贾岛
凝愁对孤烛,昨日饮离杯。叶下故人去,天中新雁来。
连沙秋草薄,带雪暮山开。苑北红尘道,何时见远回。
2
梅花
,
抒情
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却从城里移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临水古坛秋醮罢,宿杉幽鸟夜飞回。丹梯愿逐真人上,日夕归心白发催。——
唐代
·贾岛《送胡道士》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582ac.html
送胡道士
唐代
:
贾岛
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却从城里移琴去,
许到山中寄药来。临水古坛秋醮罢,宿杉幽鸟夜飞回。
丹梯愿逐真人上,日夕归心白发催。
2
哲理
,
启示
,
早教古诗100首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唐代
·贾岛《送僧》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602ac.html
送僧
唐代
:
贾岛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2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唐代
·贾岛《夏夜上谷宿开元寺》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630zo.html
夏夜上谷宿开元寺
唐代
:
贾岛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2
衣屡犹同俗,妻儿亦宛然。不餐能累月,无病已多年。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杖头书数卷,荷入翠微烟。——
唐代
·贾岛《送孙逸人》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629ex.html
送孙逸人
唐代
:
贾岛
衣屡犹同俗,妻儿亦宛然。不餐能累月,无病已多年。
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杖头书数卷,荷入翠微烟。
2
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松生师坐石,潭涤祖传盂。长拟老岳峤,又闻思海湖。惠能同俗姓,不是岭南卢。——
唐代
·贾岛《送空公往金州》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664at.html
送空公往金州
唐代
:
贾岛
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松生师坐石,潭涤祖传盂。
长拟老岳峤,又闻思海湖。惠能同俗姓,不是岭南卢。
2
杜陵千里外,期在末秋归。既见林花落,须防木叶飞。楚从何地尽,淮隔数峰微。回首馀霞失,斜阳照客衣。——
唐代
·贾岛《留别光州王使君建》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8661ok.html
留别光州王使君建
唐代
:
贾岛
杜陵千里外,期在末秋归。既见林花落,须防木叶飞。
楚从何地尽,淮隔数峰微。回首馀霞失,斜阳照客衣。
2
梅花
,
抒情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