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贾岛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
唐代
·贾岛《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794at.html
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唐代
:
贾岛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
2
万岑深积翠,路向此中难。欲暮多羁思,因高莫远看。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唯有岷江水,悠悠带月寒。——
唐代
·贾岛《送友人游蜀》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588rn.html
送友人游蜀
唐代
:
贾岛
万岑深积翠,路向此中难。欲暮多羁思,因高莫远看。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唯有岷江水,悠悠带月寒。
2
公堂秋雨夜,已是念园林。何事疾病日,重论山水心。孤灯明腊后,微雪下更深。释子乖来约,泉西寒磬音。——
唐代
·贾岛《夜集姚合宅期可公不至》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583bf.html
夜集姚合宅期可公不至
唐代
:
贾岛
公堂秋雨夜,已是念园林。何事疾病日,重论山水心。
孤灯明腊后,微雪下更深。释子乖来约,泉西寒磬音。
2
在越居何寺,东南水路归。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囊中无宝货,船户夜扃稀。——
唐代
·贾岛《送去华法师》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279ex.html
送去华法师
唐代
:
贾岛
在越居何寺,东南水路归。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囊中无宝货,船户夜扃稀。
2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云入汉天白,风高碛色黄。蒲轮待恐晚,求荐向诸方。——
唐代
·贾岛《送友人如边》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641ok.html
送友人如边
唐代
:
贾岛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云入汉天白,风高碛色黄。蒲轮待恐晚,求荐向诸方。
2
踏青
,
山水
,
写景
,
思乡
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猛虎恣杀暴,未尝啮妻儿。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唐代
·贾岛《辩士》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627oi.html
辩士
唐代
:
贾岛
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猛虎恣杀暴,未尝啮妻儿。
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
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2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唐代
·贾岛《送褚山人归日本》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644at.html
送褚山人归日本
唐代
:
贾岛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
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2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唐代
·贾岛《送陈商》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650zo.html
送陈商
唐代
:
贾岛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2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唐代
·贾岛《送贺兰上人》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071ok.html
送贺兰上人
唐代
:
贾岛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2
池亭沉饮遍,非独曲江花。地远路穿海,春归冬到家。火山难下雪,瘴土不生茶。知决移来计,相逢期尚赊。——
唐代
·贾岛《送黄知新归安南》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061ok.html
送黄知新归安南
唐代
:
贾岛
池亭沉饮遍,非独曲江花。地远路穿海,春归冬到家。
火山难下雪,瘴土不生茶。知决移来计,相逢期尚赊。
2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