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范仲淹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景命还将伯益传,九川功大若为迁。讴歌终在吾君子,岂是当时不让贤。——
宋代
·范仲淹《咏史五首其三·夏后氏》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299ex.html
咏史五首其三·夏后氏
宋代
:
范仲淹
景命还将伯益传,九川功大若为迁。
讴歌终在吾君子,岂是当时不让贤。
1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宋代
·范仲淹《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298rn.html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宋代
:
范仲淹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1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宋代
·范仲淹《咏蚊》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291ok.html
咏蚊
宋代
:
范仲淹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1
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勿谓无波涛,云雷有时恶。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
宋代
·范仲淹《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九·天池》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244at.html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九·天池
宋代
:
范仲淹
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勿谓无波涛,云雷有时恶。
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
1
南国风波远,东门冠盖回。多情是明月,相逐过江来。——
宋代
·范仲淹《江城对月》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138rn.html
江城对月
宋代
:
范仲淹
南国风波远,东门冠盖回。
多情是明月,相逐过江来。
1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宋代
·范仲淹《送石曼卿》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137oi.html
送石曼卿
宋代
:
范仲淹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1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宋代
·范仲淹《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136kl.html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
宋代
:
范仲淹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
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1
仙家枝叶令威孙,南去司刑庇越民。金阙道书微旨在,狱多阴德是真人。——
宋代
·范仲淹《送丁司理赴明州》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105mn.html
送丁司理赴明州
宋代
:
范仲淹
仙家枝叶令威孙,南去司刑庇越民。
金阙道书微旨在,狱多阴德是真人。
1
劝君莫过南充路,恐被冯休笑一番。——
宋代
·范仲淹《句》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056kl.html
句
宋代
:
范仲淹
劝君莫过南充路,恐被冯休笑一番。
1
相国镇束鲁,开合多英豪。羡子赋從军,壮思如波涛。当有非常遇,所得连六鳌。故人孙复之,卧云生二毛。或作梁甫吟,秋风共呼号。翩翩草檄外,可与相游遨。益以夫子心,万物都一毫。此行名与节,须似泰山高。——
宋代
·范仲淹《送刘牧推官之兖州》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147047oi.html
送刘牧推官之兖州
宋代
:
范仲淹
相国镇束鲁,开合多英豪。
羡子赋從军,壮思如波涛。
当有非常遇,所得连六鳌。
故人孙复之,卧云生二毛。
或作梁甫吟,秋风共呼号。
翩翩草檄外,可与相游遨。
益以夫子心,万物都一毫。
此行名与节,须似泰山高。
1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