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王翰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寒来消息是谁传,金井梧桐一叶先。残暑已消团扇底,新凉才到短檠前。问愁多在蛩声里,寄远常从雁影边。流浪浮生浑不觉,知机林外有鸣蝉。——
唐代
·王翰《秋信》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3927oi.html
秋信
唐代
:
王翰
寒来消息是谁传,金井梧桐一叶先。
残暑已消团扇底,新凉才到短檠前。
问愁多在蛩声里,寄远常从雁影边。
流浪浮生浑不觉,知机林外有鸣蝉。
1
送客都门道,旗亭酒一樽。雨余芳草合,风定落花繁。晓树连云暗,春江带雨浑。明朝定相忆,遥望一销魂。——
唐代
·王翰《龙江别意》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3926kl.html
龙江别意
唐代
:
王翰
送客都门道,旗亭酒一樽。
雨余芳草合,风定落花繁。
晓树连云暗,春江带雨浑。
明朝定相忆,遥望一销魂。
1
旭日照高岑,天风振远林。不分沧海色,那识白云心。瑶树空香满,珠林积翠深。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
唐代
·王翰《灵源洞》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3925mn.html
灵源洞
唐代
:
王翰
旭日照高岑,天风振远林。
不分沧海色,那识白云心。
瑶树空香满,珠林积翠深。
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
1
西风策马问王官,松径萦纡上百盘。泉响夜潭穿石窦,峰高天柱矗云端。一鸣共许才华旧,三诏方知节操寒。花落鸟啼人不见,休休亭上倚阑干。——
唐代
·王翰《司空侍郎故居》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3924at.html
司空侍郎故居
唐代
:
王翰
西风策马问王官,松径萦纡上百盘。
泉响夜潭穿石窦,峰高天柱矗云端。
一鸣共许才华旧,三诏方知节操寒。
花落鸟啼人不见,休休亭上倚阑干。
1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唐代
·王翰《凉州词》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3923bf.html
凉州词
唐代
:
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1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
·王翰《凉州词》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3922ac.html
凉州词
唐代
: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
端午节
两首新诗墨色浓,飘然逸气有仙风。藜床清梦飞为蝶,竹杖通灵化作龙。商皓芝田云更白,葛公丹井水无红。他年勾曲寻真去,会向云边问小童。——
唐代
·王翰《和王道录韵其人尝住茅山》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4291ok.html
和王道录韵其人尝住茅山
唐代
:
王翰
两首新诗墨色浓,飘然逸气有仙风。
藜床清梦飞为蝶,竹杖通灵化作龙。
商皓芝田云更白,葛公丹井水无红。
他年勾曲寻真去,会向云边问小童。
1
端门赐告得驰归,雪霁沙沟净不泥。寒度雁声天远近,早行林影月高低。河源出塞金绳直,岳色连云翠盖齐。戏彩高堂称寿毕,归期先报郑门西。——
唐代
·王翰《送成纪善省亲关中》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4290zo.html
送成纪善省亲关中
唐代
:
王翰
端门赐告得驰归,雪霁沙沟净不泥。
寒度雁声天远近,早行林影月高低。
河源出塞金绳直,岳色连云翠盖齐。
戏彩高堂称寿毕,归期先报郑门西。
1
买得青山好,林居事事清。晚窗分竹色,夜枕落泉声。露滴琴书润,云随杖几生。未能脱簪笏,猿鸟漫忘情。——
唐代
·王翰《山居幽趣断前诗句成》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4289ex.html
山居幽趣断前诗句成
唐代
:
王翰
买得青山好,林居事事清。
晚窗分竹色,夜枕落泉声。
露滴琴书润,云随杖几生。
未能脱簪笏,猿鸟漫忘情。
1
棠梨花白春似雪,棠梨叶赤秋如血。春来秋去棠梨枝,长夜漫漫几时彻。明月照青镜,香雾{髟官}翠鬟。草寒虫啧啧,花落莺关关。青灯耿玄掞,黄土埋红颜。杨柳楼头红粉歌,舞罢春风敛翠娥。莫厌樽前金叵罗,君看冈头窣堵坡。——
唐代
·王翰《棠梨墓歌》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4213bf.html
棠梨墓歌
唐代
:
王翰
棠梨花白春似雪,棠梨叶赤秋如血。
春来秋去棠梨枝,长夜漫漫几时彻。
明月照青镜,香雾{髟官}翠鬟。
草寒虫啧啧,花落莺关关。
青灯耿玄掞,黄土埋红颜。
杨柳楼头红粉歌,舞罢春风敛翠娥。
莫厌樽前金叵罗,君看冈头窣堵坡。
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