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舒邦佐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春归平日馆池中,想是园花三四红。还有旧时王谢燕,喃喃来吊主人翁。——
宋代
·舒邦佐《挽黄助教四首》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560zo.html
挽黄助教四首
宋代
:
舒邦佐
春归平日馆池中,想是园花三四红。
还有旧时王谢燕,喃喃来吊主人翁。
1
万绿枝头几点春,逢人偏喜上乌云。出来只为当时暑,故剪红绡皱作裾。——
宋代
·舒邦佐《榴花》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556kl.html
榴花
宋代
:
舒邦佐
万绿枝头几点春,逢人偏喜上乌云。
出来只为当时暑,故剪红绡皱作裾。
1
问讯金华伯,自是地行仙。只为朱轮画戟,句引到湘川。用个狎鸥心地,做就烹鲜时政,民化我何言。但贵衡阳纸,纸落尽云烟。对湖天,梅索笑,月还圆。旧时岳生申甫,重到是前缘。快洗瑶觥一醉,唤个鹤仙起舞,骑取上花砖。春秋更多少,庄木八千年。——
宋代
·舒邦佐《水调歌头(寿衡守季国正)》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853bf.html
水调歌头(寿衡守季国正)
宋代
:
舒邦佐
问讯金华伯,自是地行仙。只为朱轮画戟,句引到湘川。用个狎鸥心地,做就烹鲜时政,民化我何言。但贵衡阳纸,纸落尽云烟。对湖天,梅索笑,月还圆。旧时岳生申甫,重到是前缘。快洗瑶觥一醉,唤个鹤仙起舞,骑取上花砖。春秋更多少,庄木八千年。
1
伤春
春来晴景少,昼夜已平分。寒锁花藏莟,风微水皱纹。端成空识字,谁可共论文。惟有铜炉在,时拈柏子焚。——
宋代
·舒邦佐《春半即事》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836kl.html
春半即事
宋代
:
舒邦佐
春来晴景少,昼夜已平分。
寒锁花藏莟,风微水皱纹。
端成空识字,谁可共论文。
惟有铜炉在,时拈柏子焚。
1
重三投晓出郊坰,跃马归来趁晚晴。笔卷云烟归赋咏,轴联珠玉斗晶明。我从多病三春里,转觉浮生万事轻。夜半惟歌盘谷序,肯如仲叔请繁缨。——
宋代
·舒邦佐《张推上巳出郊寻花送至诗轴次韵》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811ok.html
张推上巳出郊寻花送至诗轴次韵
宋代
:
舒邦佐
重三投晓出郊坰,跃马归来趁晚晴。
笔卷云烟归赋咏,轴联珠玉斗晶明。
我从多病三春里,转觉浮生万事轻。
夜半惟歌盘谷序,肯如仲叔请繁缨。
1
皇华方北返,植纛指西风。蜀谓今清献,戎言昔富公。民夷两心服,勋业百年同。赠与齐温国,功高报亦隆。——
宋代
·舒邦佐《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804at.html
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宋代
:
舒邦佐
皇华方北返,植纛指西风。
蜀谓今清献,戎言昔富公。
民夷两心服,勋业百年同。
赠与齐温国,功高报亦隆。
1
策策西风两鬓秋,瘦藤独倚思悠悠。送凉小雨勾牵睡,泼面新醅断送愁。涉世已经三折臂,浮生空白一分头。流行无坎止随天,且著烟蓑上钓舟。——
宋代
·舒邦佐《雨后书怀》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756kl.html
雨后书怀
宋代
:
舒邦佐
策策西风两鬓秋,瘦藤独倚思悠悠。
送凉小雨勾牵睡,泼面新醅断送愁。
涉世已经三折臂,浮生空白一分头。
流行无坎止随天,且著烟蓑上钓舟。
1
摩挲风月堂,应记中庸公。墙头荔子熟,勿翦比国风。此翁出岭来,两颊丹砂红。但云身力健,不言槟榔功。——
宋代
·舒邦佐《送简贺州五首》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4754at.html
送简贺州五首
宋代
:
舒邦佐
摩挲风月堂,应记中庸公。
墙头荔子熟,勿翦比国风。
此翁出岭来,两颊丹砂红。
但云身力健,不言槟榔功。
1
豌豆斩新绿,樱桃烂熟红。一年春色过,大半雨声中。仆野伤饥殍,祈天愿岁丰。有谁捐白粲,相伴减青铜。——
宋代
·舒邦佐《闻野有饥殍感叹》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5097oi.html
闻野有饥殍感叹
宋代
:
舒邦佐
豌豆斩新绿,樱桃烂熟红。
一年春色过,大半雨声中。
仆野伤饥殍,祈天愿岁丰。
有谁捐白粲,相伴减青铜。
1
桃杏酣酣著意红,当时只要嫁东风。而今却被东风误,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代
·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95068rn.html
春日即事五首
宋代
:
舒邦佐
桃杏酣酣著意红,当时只要嫁东风。
而今却被东风误,一片西飞一片东。
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