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 古籍 / 作者 / 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宴悬圃二首

唐代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行入剡

唐代崔颢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谿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畔老人愁

唐代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
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
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
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
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谿田。虽然得归到乡土,
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
我昔少年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入汴水

唐代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复制
女童 孤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曲歌辞·卢姬篇

唐代崔颢

卢姬小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玉绮楼十二重,
水精帘箔绣芙蓉。白玉阑干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
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弦管,
一奏一弹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
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干行

唐代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辽西作

唐代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怀一上人

唐代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
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
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
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琴曲歌辞。霍将军

唐代崔颢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
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颜色,
世上悠悠应自知。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

唐代崔颢

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