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诗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手机版
郑清之
古籍
/
作者
/
诗文
他年蒙渥泽,方玉带围赪。——
宋代
·郑清之《句》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280zo.html
句
宋代
:
郑清之
他年蒙渥泽,方玉带围赪。
1
士惟食志非食力,於陵奚事亲屦织。静乐一门自师友,篑进不为子贡息。元仲季方从太丘,海内人士俱愿识。案上惟作羽籥声,室中定无锄箒色。申旦督课如园蔬,子夜程书过衡石。举似翁妪笞其儿,教育英才笑安得。文献超群王谢家。韦布当磨铁砚墨。——
宋代
·郑清之《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278rn.html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宋代
:
郑清之
士惟食志非食力,於陵奚事亲屦织。
静乐一门自师友,篑进不为子贡息。
元仲季方从太丘,海内人士俱愿识。
案上惟作羽籥声,室中定无锄箒色。
申旦督课如园蔬,子夜程书过衡石。
举似翁妪笞其儿,教育英才笑安得。
文献超群王谢家。韦布当磨铁砚墨。
1
家令身危侯国计,洛阳谗摈涕流书。都门祖帐何功德,千古徽名说二疏。——
宋代
·郑清之《观史有感》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272ac.html
观史有感
宋代
:
郑清之
家令身危侯国计,洛阳谗摈涕流书。
都门祖帐何功德,千古徽名说二疏。
1
稻花经雨已脱白,枫叶未霜先借绯。入紵蚊牙千计巧,挂檐蛛腹十分肥。田翁看水携锄去,山妇归炊抱蔓归。唯有诗肠无一事,隔溪数尽暮鸦飞。——
宋代
·郑清之《山房秋日即事》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246kl.html
山房秋日即事
宋代
:
郑清之
稻花经雨已脱白,枫叶未霜先借绯。
入紵蚊牙千计巧,挂檐蛛腹十分肥。
田翁看水携锄去,山妇归炊抱蔓归。
唯有诗肠无一事,隔溪数尽暮鸦飞。
1
石鼎煎茶午梦醒,羊肠怕听绕车声。剡舟忽至惊安道,汉使新招别子卿。交谊从君知绝俗,凋年如我最关情。鸾凰先路为时瑞,肯卜筵莼诉独清。——
宋代
·郑清之《送林教授行》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242ac.html
送林教授行
宋代
:
郑清之
石鼎煎茶午梦醒,羊肠怕听绕车声。
剡舟忽至惊安道,汉使新招别子卿。
交谊从君知绝俗,凋年如我最关情。
鸾凰先路为时瑞,肯卜筵莼诉独清。
1
洗出金滩锁骨沙,种成老树竞槎牙。冰霜历尽肌生玉,窗牖寒深影到纱。旧岁枝头新岁景,十分好处一分花。谁言冷圃惟秋菊,春意撩人乃尔耶。——
宋代
·郑清之《圃中问讯梅友老榦疏花有足喜者》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214at.html
圃中问讯梅友老榦疏花有足喜者
宋代
:
郑清之
洗出金滩锁骨沙,种成老树竞槎牙。
冰霜历尽肌生玉,窗牖寒深影到纱。
旧岁枝头新岁景,十分好处一分花。
谁言冷圃惟秋菊,春意撩人乃尔耶。
1
谁将东湖光,敛作大圆鉴。千峰就妆束,万旬互窥瞰。红消日脚明,绿净山影蘸。我来一登临,扁舟隐可缆。——
宋代
·郑清之《东湖》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662ac.html
东湖
宋代
:
郑清之
谁将东湖光,敛作大圆鉴。
千峰就妆束,万旬互窥瞰。
红消日脚明,绿净山影蘸。
我来一登临,扁舟隐可缆。
1
大椿凌千秋,灵芝竞三秀。书传递夸诩,垂芳古今宙。贵耳但奇奇,相马失之瘦。谁知楚醒花,远避汉金酎。择交得素节,彼哉怀春诱。夫君全德馨,内美本吾有,姑置芝与椿,秋兰岁相寿。——
宋代
·郑清之《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652ac.html
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
宋代
:
郑清之
大椿凌千秋,灵芝竞三秀。
书传递夸诩,垂芳古今宙。
贵耳但奇奇,相马失之瘦。
谁知楚醒花,远避汉金酎。
择交得素节,彼哉怀春诱。
夫君全德馨,内美本吾有,
姑置芝与椿,秋兰岁相寿。
1
玉昆相倚带仙风,壁立春前万卉空。——
宋代
·郑清之《句》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634at.html
句
宋代
:
郑清之
玉昆相倚带仙风,壁立春前万卉空。
1
轻风熨贴晚云开,为放中秋半月来。待得月圆多值雨,不如今夕共樽罍。——
宋代
·郑清之《八月上弦夕》 http://www.a6shi.com/shici/shici_72626kl.html
八月上弦夕
宋代
:
郑清之
轻风熨贴晚云开,为放中秋半月来。
待得月圆多值雨,不如今夕共樽罍。
1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