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晋纪·晋纪十三

寒山,破斩之。初,掖人苏峻帅乡里数千家结垒以自保,远近多附之。曹嶷恶其强,将攻之,峻帅众浮海来奔。帝以峻为鹰扬将军,助刘遐讨周抚,有功;诏以遐为临淮太守,峻为淮陵内史。
  石勒遣左长史王修献捷于汉,汉主曜遣兼司徒郭汜授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加... 阅读全文

梁纪·梁纪十六

  强圉单阏,一年。

高祖武皇帝十六

  ◎ 太清元年丁卯,公元五四七年

  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 阅读全文

粤西游日记十九

寒山峙西南,排闼而东南去,中夹成大坞,溪流南注,则罗望江之源矣。于是循寒山北麓东南行,又三里,巨树下有卖浆者,以过午将撤去,乃留之就炊而饭。又五里,渡溪桥,是名崩江桥。桥南有庙,卖浆炊饭者群托焉。又东南二里,过冯罗庙。庙为冯、罗二姓所建。庙之南,山峡愈开,盖寒... 阅读全文

列传·第二十五章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祖威,魏兗州刺史。父庄,淮南太守。湛幼有 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 “连璧”。

  少为太尉掾。泰始中,...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八

寒山无霭。是两京四主,英济中区,输宝货以结和,遣宗女以通好,长辔 远驭,子孙是赖,岂不欲战,惜民命也。唯汉武藉五世之资,承六合之富,骄心奢 志,大事匈奴。遂连兵积岁,转战千里,长驱瀚海,饮马龙城,虽斩获名王,屠走 凶羯,而汉之器甲十亡其九。故卫霍出关,千队不反...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三

寒山堰。三月壬戌,以江州刺史南康王绩为安 右将军。夏四月辛丑,魏郢州刺史元愿达以义阳内附,置北司州。时魏大乱,其北 海王元颢、临淮王元彧、汝南王元悦并来奔;其北青州刺史元世隽、南荆州刺史李 志亦以地降。六月丁亥,魏临淮王元彧求还本国,许之。冬十月丁亥,以魏北海...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

寒山之怒,则凡诸元帅,并释缧 囚,爰及偏裨,同无翦馘。乃至钟仪见赦,朋笑遵途,襄老蒙归,《虞歌》引路。 吾等张拭玉,修好寻盟,涉泗之与浮河,郊劳至于赠贿,公恩既被,宾敬无违,今 者何愆,翻蒙贬责?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六也。

  若曰妖氛永久,... 阅读全文

帝纪·卷十二

  孝静纪

  孝静皇帝,讳善见,清河文宣王亶之世子也。母曰胡妃。永熙三年,拜通直散 骑侍郎。八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帝既入关,齐献武王奉迎不克, 乃与百僚会议,推帝以奉肃...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

  释老十

  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结绳以往,书契所绝,故靡得而知焉。自羲轩已还,至 于三代,其神言秘策,蕴图纬之文,范世率民,垂坟典之迹。秦肆其毒,灭于灰烬; 汉采遗籍,复若丘山。司...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五

  祖鸿勋 李广 樊逊 刘逖 荀士逊 颜之推 袁奭 韦道逊

  眭豫 朱才 荀仲举 萧慤 古道子

  夫玄象着明,以察时变,天文也;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达幽...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