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之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梁纪·梁纪五

  起屠维大渊献,尽昭阳单阏,凡五年。

高祖武皇帝五

  ◎ 天监十八年己亥,公元五一九年

  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右仆射王暕为左...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二十二

张易之,行成之族孙也,年少,美姿容,善音律。太平公主荐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昌宗复荐易之,兄弟皆得幸于太后,常傅硃粉,衣锦绣。昌宗累迁散骑常侍,易之为司卫少卿;拜其母韦氏、臧氏为太夫人,赏赐不可胜纪,仍敕凤阁侍郎李迥秀为臧氏私夫。迥秀,大亮之族孙也。武承嗣、三思...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八

张易之所右。与郑杲俱知选,坐泄禁中语,又赇谢钜万,时苏味道亦坐 事,同被讯,系凤阁,俄徙司刑三品院。锡按辔专道,神气不慑,日膳丰鲜,无损 贬。味道徒步赴逮,席地菜食。武后闻之,释味道,将斩锡,既而流循州。神龙中, 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东都留守。韦后临朝,诏...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九

张易之兄弟颇延文学士,融与李峤、苏味道、麟台少监王绍宗降节佞附。易之 诛,贬袁州刺史。召授国子司业。与脩《武后实录》劳,封清河县子。融为文华婉, 当时未有辈者。朝廷大笔,多手敕委之,其《洛出宝图颂》尤工。譔《武后哀册》 最高丽,绝笔而死,时谓思苦神竭云。年五十...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一

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免冠待 罪。时议草赦令,咸推承庆,召使为之,无桡色误辞,援笔而就,众叹其壮。然以 累犹流岭表。岁馀,拜辰州刺史,未行,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脩国史,封扶阳县 子。诏撰《武后纪圣文》,中宗善之。迁黄门侍郎,未拜,卒。帝悼之,召其弟相 州刺史...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七

  王韩苏薛王柳冯蒋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客于魏。孤且窭,事母谨甚。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 标树。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 困不能前。”...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六

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 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不从。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 知机务,爵中山县男,实封二百户,授二子五品官,二代俱赠刺史...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八

张易之败,坐附会贬豫州刺史,未行,改通州。数月,以吏部侍郎召,俄迁尚 书。神龙二年,代韦安石为中书令。

  峤在吏部时,阴欲藉时望复宰相,乃奏置员外官数千。既吏众猥,府库虚耗, 乃上书归咎于时,因盖向非,曰:

  元首之尊,...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三

张易之诛,议穷治党与。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今 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 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中宗纳之。

  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奉诏抵河北,道出...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九

张易之私有请于 崇,崇不纳,易之谮于后,降司仆卿,犹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

  张柬之等谋诛二张,崇适自屯所还,遂参计议。以功封梁县侯,实封二百户。 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起居,王公更相庆,崇独流涕。柬之等曰:“今岂涕泣时 邪?恐...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