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琯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四十二

  ○魏元忠 韦安石 子陟 斌 斌子况 从父兄子抗 从祖兄子巨源 赵彦昭附 萧至忠 宗楚客 纪处讷附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本名真宰,以避则天母号改焉。初,为太学生,志气 倜傥,...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七

  ○刘幽求 钟绍京 郭元振 张说 子均 垍 陈希烈附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也。圣历年,应制举,拜阆中尉,刺史不礼焉,乃弃官而 归。久之,授朝邑尉。初,桓彦范、敬晖等虽诛张易之兄弟...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七

房琯见其书,以比刘更生。至德初,迁给事中。久之,出为阆 州刺史。贬抚州长史,卒。所著《政典》、《止戈记》、《至德新议》等凡数十篇。

  迅,字捷卿。历京兆功曹参军事。常寝疾,房琯闻,忧不寐,曰:“捷卿有不 讳,天理欺矣!”陈郡殷寅名知人,见迅...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一

  李光弼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 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初行,谓人曰:“贼平,吾不归矣。” 师还,卒于道,赠营州...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二

房琯自请讨贼,次陈涛,师败,众 略尽,故帝唯倚朔方军为根本。贼将阿史那从礼以同罗、仆骨骑五千,诱河曲九府、 六胡州部落数万迫行在。子仪以回纥首领葛逻支击之,执获数万,牛羊不可胜计, 河曲平。

  至德二载,攻贼崔乾祐于潼关,乾祐败,退保蒲津。...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五

房琯、韦见素赴行在所,帝为制遗爱 碑于蜀以宠之。

  至德二载,迁中书令,封赵国公,实封户五百。乾元元年,罢为太子少师,留 守东都。于是上皇所置宰相无在者。王师之败相州也,军所过,皆纵剽,圆惧,委 东都,奔襄阳,诏削阶、封。寻召拜济王傅。李光...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七

房琯、崔涣、崔圆踵赴肃宗行在,独麟以宗室子留总百司。上皇还京, 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褒国公。张皇后挟李辅国浸桡政,苗晋卿、崔圆等畏其权, 皆附离取安,独麟守正不阿顺,辅国忌恚。乾元初,罢为太子少傅。明年卒,年六 十六,赠太子太傅,谥曰德。

 ...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四

房琯,字次律,河南河南人。父融,武后时,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元年,贬死高州。琯少好学,风度沈整,以廕补弘文生。与吕向偕隐陆浑山, 十年不谐际人事。开元中,作《封禅书》,说宰相张说,说奇之,奏为校书郎。举 任县令科,授卢氏令。拜监察御史,坐讯狱非是... 阅读全文

卷三十八·神仙三十八

房琯自蜀至,册肃宗为皇帝,并赐泌手诏衣马枕被等。

  既立大功,而幸臣李辅国害其能,将不利之。因表乞游衡岳。优诏许之,给以三品禄俸。山居累年,夜为寇所害,投之深谷中。及明,乃攀缘他径而出。为槁叶所藉,略无所损。

  初,肃宗之在... 阅读全文

卷九十七·异僧十一

房琯、礼部侍郎韦陟,常所礼谒。是日亦同造焉。义福乃升座。为门徒演法。乃曰:“吾没于是日,当以诀别耳。”久之,张谓房曰:“某宿岁饵金丹,尔来未尝临丧。”言讫,张遂潜去。义福忽谓房曰:“某与张公游有数年矣,张有非常之咎,名节皆亏。向来若终法会,足以免难,惜哉!”乃...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