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唐纪·唐纪六十一

李珏曰:“卿有郑注乎?亦尝与之言乎?”对曰:“臣岂特知其姓名,兼深知其为人。其人奸邪,陛下宠之,恐无益圣德。臣忝在近密,安敢与此人交通!”戊寅,贬珏江州刺史。再贬沈<立义>柳州司户。
  丙申,诏以杨承和庇护宋申易,韦元素、王践言与李宗闵...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五十七

  起屠维大渊献二月,尽重光赤奋若六月,凡二年在奇。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下

  ◎ 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八一九年

  二月,李听袭海州,克东海、...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六十二

李珏并同平章事,判、使如故。嗣复,于陵之子也。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石,承甘露之乱,人情危惧,宦官恣横,忘身徇国,故纪纲粗立。仇士良深恶之,潜遣盗杀之,不果。石惧,累表称疾辞位。上深知其故而无如之何。丙子,以石同平章事,充荆南节度使。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一十八

李珏、杨嗣复周旋。及杨、李祸作,叹曰:“杨三、李七若取我 语,岂至是耶!”初温以杨、李与德裕交怨,及居位,温劝杨、李征用德裕,释憾 解愠。二人不能用,故及祸。温无子,女适薛蒙,善著文,续曹大家《女训》十二 章,士族传写,行于时。温刚肠寡合,人多疏简,唯与常侍萧...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李珏 李固言

  郑覃,故相珣瑜之子。以父廕补弘文校理,历拾遗、补阙、考功员外郎、刑部 郎中。元和十四年二月,迁谏议大夫。宪宗用内官五人为京西北和籴使,覃上疏论 罢。穆宗不恤政事,喜游宴;即位之始,吐蕃寇边,覃与同职崔玄亮等廷奏曰: “陛下即...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李珏曰:“主此事者,罪在逢吉。李续之居丧服阕,不可不与一官, 臣恐中外衣冠,交兴议论,非为续之辈也。”夷行曰:“昔舜逐四凶天下治。朝廷 求理,何惜此十数纤人?”嗣复曰:“事贵得中,不可但徇憎爱。”上曰:“与一 郡可也。”郑覃曰:“与郡太优,止可洪州司马耳。”夷...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五

  食货五

  武德元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 从二品四百六十石,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六十石,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 十石,五品二百石,从五...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四

李珏上 疏谏曰:“榷率起于养兵,今边境无虞,而厚敛伤民,不可一也;茗饮,人之所资, 重税则价必增,贫弱益困,不可二也;山泽之饶,其出不訾,论税以售多为利,价 腾踊则市者稀,不可三也。”其后王涯判二使,置榷茶使,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 旧积者,天下大怨。令狐楚代为...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七

  十一宗诸子

  玄宗三十子:刘华妃生琮、第六子琬、第十二子璲,赵丽妃生瑛,元献皇后生 肃宗皇帝,钱妃生琰,皇甫德仪生瑶,刘才人生琚,武惠妃生一、第十五子敏、第 十八子瑁、第二十一子...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二

  魏徵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 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