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周纪·周纪四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挈国以呼礼义也,而无以害之。行一... 阅读全文

汉纪·汉纪四十三

  起旃蒙赤奋若,尽昭阳作噩,凡九年。

孝安皇帝下

  ◎ 延光四年乙丑,公元一二五年

  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
  甲辰,车驾南巡...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

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 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王球常云:“尚之西 河之风不坠。”尚之亦云:“球正始之风尚在。”

  尚之女适刘湛子黯,而湛与尚之意好不笃。湛欲领丹阳, 乃徙尚之爲祠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尚之甚不平。湛诛,迁吏 部...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九

荀子》二十卷汝士子,大理评事。

  王涯注《太玄经》六卷

  员俶《太玄幽赞》十卷开元四年,京兆府童子,进书,召试及第,授散官文学, 直弘文馆。

  柳宗元注《杨子法言》十三卷

  李袭誉...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八

荀子》二十卷

  黎錞《校勘荀子》二十卷

  《鲁仲连子》五卷(战国齐人)

  《董子》一卷(董无心撰)

  《尸子》一卷(尸佼撰)

  《子华子》十卷(自言程氏名本,字子华,晋国...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七十二

荀子》、《庄子》、《通鉴》、《杜诗注》。

  赵汝谠,字蹈中,少俶傥有轶材,智略出人上。龙泉叶适尝过其家,汝谠年少,衣短后衣,不得避。适劝之曰:"名门子安可不学。"汝谠惭,自是终身不衣短后衣。折节读书,与兄汝谈齐名,天下称为...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二

荀子》用杨倞注,《扬子》用李轨、宋咸、柳宗元、吴秘注,皆自国子监印之,授诸学校。凡学生会课,三日作策论一道,又三日作赋及诗各一篇,三月一私试,以季月初先试赋,间一日试策论,中选者以上五名申部。遇旬休、节辰皆有假,病则给假,省亲远行则给程。犯学规者罚,不率教者黜... 阅读全文

晋纪·晋纪四十

  起强圉大荒落,尽屠维协洽,凡三年。

安皇帝癸

  ◎ 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四一七年

  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秦主泓朝会百官于... 阅读全文

荀子曾把他列为春秋战国六大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称之为“齐之世擘”。汉《列女传》、晋《列士传》以及司马迁、陶渊明、张说等曾将他的清廉事迹写入史书或诗歌中,使他的清名流传至今。
  陈仲对人欲横流的浊世深恶痛绝,他提醒人们不要为世俗所迷惑,提倡从自身廉洁... 阅读全文

荀子的人性论和教育作用论。对策之后,他被武帝遣为江都王相,后又调任胶西王相,“凡相两国,辄事骄王”,因恐久职获罪,告病归家,著书讲学以终。其著述颇丰,但流传下来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和《汉书·董仲舒转》中的《举贤良对策》(即天人三策)等。
  温子升...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