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畋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唐纪·唐纪六十八

郑畋草瞻罢相制辞曰:“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赂,惟畏人知。”岩谓畋曰:“侍郎乃表荐刘相也!”坐贬梧州刺史。御史中丞孙瑝坐为瞻所擢用,亦贬汀州刺史。路岩素与刘瞻论议多不叶,瞻既贬康州,岩犹不快,阅《十道图》,以欢州去长安万里,再贬欢州司户。
 ...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六十九

郑畋以为威与自勉已有疑忿,若在麾下,必为所杀,不肯署奏。八月,辛未,鐸、携诉于上,求罢免;庚辰,畋请归浐川养疾;上皆不许。
  王仙芝陷安州。
  盐州军乱,逐刺史王承颜,诏高品牛从珪往慰谕之,贬承颜象州司户。承颜及崔碣素有政声,以严肃为骄...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七十

郑畋谒上于道次,请车驾留凤翔。上曰:“朕不欲密迩巨寇,且幸兴元,征兵以图收复。卿东扞贼锋,西抚诸蕃,纠合邻道,勉建大勋。”畋曰:“道路梗涩,奏报难通,请得便宜从事。”许之,戊子,上至婿水,诏牛勖、杨师立、陈敬瑄,谕以京城不守,且幸兴元,若贼势犹盛,将幸成都,宣...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七十一

郑畋草诏切责之,其略曰:“绾利则牢盆在手,主兵则都统当权,直至京北、京西神策诸镇,悉在指挥之下,可知董制之权。而又贵作司徒,荣为太尉。以为不用,如何为用乎?”又曰:“朕缘久付卿兵柄,不能翦荡元凶,自天长漏网过淮,不出一兵袭逐,奄残京国,首尾三年。广陵之师,未离... 阅读全文

本纪·卷十九

  懿宗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宣宗长子,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大和七年十一月十 四日,生于籓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本名温。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遗诏 立为皇太子监国,改今名。十... 阅读全文

本纪·卷九

郑畋 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卢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月庚寅,改 元。群臣上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是月,萧仿为司空。魏博节度使韩允中 卒,其子简自称留后。十二月,党项、回鹘寇天德军。云南蛮寇黎、雅二州,河西、 河东、山南东道、东川兵伐云南。...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

  艺文四

  丁部集录,其类三: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凡著录八百一十八家,八百五十六部阶级是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第一次制定了生产关系的科学,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 阅读全文

表·卷十五

  宰相世系五十

  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适齐,谥曰葆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 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官家焉。裔孙韶,汉末为扬州刺史,生昌,封 猗氏侯。昌生归。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九

郑畋建言:“请以陈许 兵三千隶宋威。”而威忌自勉,乞尽得安潜军,使自勉隶麾下。畋谓威有疑忿,必 杀自勉,奏言:“今以兵悉畀威,是自勉以功受辱。安潜抗贼有功,乃取锐兵付威, 后有缓急,何以战?是劳不蒙赏,无以示天下。”诏止以四千付威,余还自勉。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

郑畋以宰相镇凤翔,移檄讨贼,两人以忠义相提衡,贼尤惮之, 号“二郑”云。

  郑珣瑜,字元伯,郑州荥泽人。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以养母,不干 州里。转运使刘晏奏补宁陵、宋城尉,山南节度使张献诚表南郑丞,皆谢不应。大 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