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古籍 / 作者 / 诗文

续笔谈十一篇

陶渊明《杂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往时校定《文选》,改作“悠然望南山”,似未允当。若作“望南山”,则上下句意全不相属,遂非佳作。

  狄侍郎棐之子遵度,有清节美才。年二十余,忽梦为诗,其两句曰:“夜卧北斗寒挂枕,木落霜拱雁连天”。虽佳... 阅读全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无怀氏之民欤,葛天,鞴坏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昔葛天騧离膉炕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

  葛洪(约250~330)

  晋句容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元帝召为丞相掾,因... 阅读全文

陶渊明、张说等曾将他的清廉事迹写入史书或诗歌中,使他的清名流传至今。
  陈仲对人欲横流的浊世深恶痛绝,他提醒人们不要为世俗所迷惑,提倡从自身廉洁做起,整顿世风,纯洁社会,他的主张在当时影响很大;更感人的是他能身体力行,留下了许多清廉佳话。
阅读全文

卷二·身体

陶渊明不拜吏胥。

  断送老头皮,杨璞得妻送之诗;新剥鸡头肉,明皇爱贵妃之乳。纤指如春笋,媚眼若秋波。肩曰玉楼,眼名银海;泪曰玉箸,顶曰珠庭。歇担曰息肩,不服曰强项。丁谓与人拂须,何其谄也;彭乐截肠决战,不亦勇乎。剜肉医疮,权济目前之急;伤胸扪... 阅读全文

卷二·衣服

陶渊明真陆地神仙。服之不衷,身之灾也;緼袍不耻,志独超欤。

... 阅读全文

卷三·和归去来

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参寥忽以所和篇示予,率同赋,予谢之曰:‘童子无居位,先生无并行,与吾师共推东坡一人于渊明间可也。’参寥即索其文,袖之出,吴音曰:‘罪过公,悔不先与公话。’‘今辄以厚于参寥者为子言。’昔大宋相公谓陶公《归去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五经》... 阅读全文

卷八·陶渊明

陶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粟;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读其《与子俨等疏》云:“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管仲、鲍叔,分财无猜,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三

陶渊明亦不应征命,谓之“寻阳三隐。”以为身不可遣,余累宜绝,遂终身不娶妻, 布衣蔬食。

  刘毅镇姑孰,命为抚军参军,征太学博士,并不就。江州刺史每相招请,续之 不尚节峻,颇从之游。常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高祖之北讨, 世子居守...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七

  经籍下

  丙部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书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

  儒家类一

  道家类二

  法家类三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陶渊明慢世逃名,放情肆志,逍遥泉石, 无意于出处之间,又其善也。即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之下,托薛萝以射利, 假岩壑以钓名,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山移》见诮,海鸟兴讥,无足多 也。阮嗣宗傲世佯狂,王无功嗜酒放荡,才不足而智有余,伤其时而晦其用,深识 ...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