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张浚、王纶皆器重之。登进士第。萧之敏为御史,荐其才,除国子博士。轮对,论州县受纳及鬻爵之弊,孝宗奖谕曰:"观所奏,知卿材。"除著作郎兼学士院权直。

  除正言,首疏言:"盈虚之理,隐于未然;治乱之分,生于所忽。宜专...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地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且曰:"再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张浚,鼎既死而浚独存,未快其意。江西运判张常先笺注前帅张宗元与浚诗,言于朝,其词连逮者数十家,将诬以不轨而尽去之。狱既具,桧死,应辰幸而免。

  明年,召为吏部郎官,迁右司。母老乞外,丞相苦留之曰:"方进用,未应尔。"应辰曰...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张浚督师江、淮,宰相多抑之,浩引仁宗用韩琦、范仲淹诏章得象故事,乞戒谕令同心协济。兼权吏部郎官。浩雅为汤思退所厚,御史尹穑欲引之以共挤浚,因荐浩。及对,乃明示不同之意,二人皆不乐。逾年,始除员外郎兼皇子恭王府直讲。

  在王府多所裨益,且因事以...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张浚当配食,争之不从,补外。进袤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侍讲,又兼直学士院。力辞,上听免直院。

  淳熙十四年,将有事于明堂,诏议升配,袤主绍兴孙近、陈公辅之说,谓:"方在几筵,不可配帝,且历举郊岁在丧服中者凡四,惟元祐明堂用吕大防请,升...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张浚谋大举,愿谓浚厉兵足谷以俟机会,浚不悦,以便旨移彭州。有论边防书,名曰《罪言》。守彭之明年,乞骸骨以归,卒。

  方苏辙之读愿策,谓愿少年能不为进取计,异时当以直道闻,恨不及见,辙之言至是而验。淳祐间,愿曾孙大酉侍讲经筵,因从容及之,上改容...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二

  彭龟年 黄裳 罗点 黄度(周南附) 林大中 陈骙 黄黼 詹体仁

  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七岁而孤,事母尽孝。性颖异,读书能解大义。及长,得程氏《易》读之,至忘寝食,从朱熹...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四

  楼钥 李大性 任希夷 徐应龙 庄夏 王阮 王质 陆游 方信孺 王柟

  楼钥,字大防,明州鄞县人。隆兴元年,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士,策偶犯旧讳,知贡举洪遵奏,得旨以冠末等...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五

张浚宣抚江、淮,将图恢复,浩与之异议,欲城瓜洲、采石。浚奏:"不守两淮而守江,不若城泗州。"除参知政事。有诏议应敌定论,洪遵、金安节、唐文若等相继论列,宰执独无奏。上以问浩,浩奏:"先为备御,是谓良规。傥听浅谋之士,兴不教之师,寇...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六

张浚配享阜陵曰:"艰难以来,首倡大义,不以成败利钝异其心,精忠茂烈,贯日月、动天地,未有过于张浚也。孝宗皇帝规恢之志,一饭不忘。历考相臣,终始此念,足以上配孝宗在天之意,亦惟浚一人耳。"议皆不合。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寻劾罢。

...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