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卷三十五
王安石之说取士。从之。 癸卯,罢特旨免臣僚及寺观科徭。庚戌,大风。己未,诏侍从、台谏、两省官集议 考课法。
二月己巳,置州县丁税司。辛未,申严武臣呈试法。诏二广毋以摄官人治狱。 丁丑,禁解盐入京西界。甲申。雨土。庚寅,威州蛮寇边,讨降之。... 阅读全文
本纪·卷四十二
○理宗二
端平二年正月丁酉,太阴行犯太白。甲寅,诏议胡瑗、孙明复、邵雍、欧阳修、 周敦颐、司马光、苏轼、张载、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庭,升孔伋十哲。丙 辰,诏主管侍卫马军... 阅读全文
本纪·卷四十五
○理宗五
景定元年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庚辰,岁星、荧惑合在尾。壬辰,诏: “知涪州赵,聚粮不运饷兵士,遂为北有,已削一秩,罚轻,再削两秩。”乙未, 潼川城仙侣山。贾似道...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八
王安石议,盖曰:"吾将取之,宁姑与之也。"迨元祐更张,葭芦等四砦给赐夏人,而分画久不能定。绍圣遂罢分画,督诸路各乘势攻讨进筑。自三年秋八月讫元符二年冬,凡陕西、河东建州一(安西),军二(晋宁、绥德),关三(龙平、会宁、金城),城九(安西,平...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四
◎河渠一
○黄河上
黄河自昔为中国患,《河渠书》述之详矣。探厥本源,则博望之说,犹为未也。大元至元二十七年,我世祖皇帝命学士蒲察笃实西穷河源,始得其详。今西...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五
王安石曰:"北流不塞,占公私田至多,又水散漫,久复淀塞。昨修二股,费至少而公私田皆出,向之泻卤,俱为沃壤,庸非利乎。况急夫已减于去岁,若复葺理堤防,则河北岁夫愈减矣。"
六年四月,始置疏浚黄河司。先是,有选人李公义者,献...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六
◎河渠三
○黄河下 汴河上
元祐八年二月乙卯,三省奉旨:"北流软堰,并依都水监所奏。"门下侍郎苏辙奏:"臣尝以谓软堰不可施于北...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七
◎河渠四
○汴河下 洛河 蔡河 广济河 金水河 白沟河 京畿沟渠 白河 三白渠 邓许诸渠附
元丰元年五月,西头供奉官张从惠复言:"汴口岁开闭,修堤...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八
王安石曰:"使漳河不由地中行,则或东或西,为害一也。治之使行地中,则有利而无害。劳民,先王所谨,然以佚道使民,虽劳不可不勉。"会京东、河北大风,三月,诏曰:"风变异常,当安静以应天灾。漳河之役妨农,来岁为之未晚。"中书格...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
○南郊
南郊坛制。梁及后唐郊坛皆在洛阳。宋初始作坛于东都南薰门外,四成、十二陛、三壝。设燎坛于内坛之外丙地,高一丈二尺。设皇帝更衣大次于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