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国将军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本纪·卷二

  武帝中

  七年正月己未,振旅于京师,改授大将军、扬州牧,给班剑二十人,本官悉如 故,固辞。凡南北征伐战亡者,并列上赙赠。尸丧未反,遣主帅迎接,致还本土。 二月,卢循至番禺,为孙季...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三

辅国将军毛德祖为司州刺史。乙丑,诏曰:“古之建 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尚于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故爰自盛王,迄于近 代,莫不敦崇学艺,修建庠序。自昔多故,戎马在郊,旌旗卷舒,日不暇给。遂令 学校荒废,讲诵蔑闻,军旅日陈,俎豆藏器,训诱之风,将坠于地。后生... 阅读全文

本纪·卷五

  文帝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兒,武帝第三子也。晋安帝义熙三年,生于京口。 卢循之难,上年四岁,高祖使谘议参军刘粹辅上镇京城。十一年,封彭城县公。高 祖伐羌至彭城,将进路,板上... 阅读全文

本纪·卷六

辅国将军申坦克京城。乙亥,辅国将军硃修之克东府。丙申,克定京邑。 劭及始兴王浚诸同逆,并伏诛。庚辰,诏曰:“天步艰难,国道用否,虽基构永固, 而气数时愆。朕以眇身,奄承皇业,奉寻历命,鉴寐震怀。万邦风政,人治之本, 感念陵替,若疚在心。可分遣大使巡省方俗。”是...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七

辅国将军宋 越为司州刺史。庚辰,原除扬、南徐州大明七年逋租。十二月乙酉,以尚书右仆射 颜师伯为尚书左仆射。壬辰,以王畿诸郡为扬州,以扬州为东扬州。癸巳,以车骑 将军、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去岁及是岁,东诸郡大旱,甚者米 一升数百,京邑亦至百余,饿... 阅读全文

本纪·卷八

辅国将军、历阳 南谯二郡太守建平王景素为南豫州刺史。庚午,以荆州刺史临海王子顼为镇军将军, 南徐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为中军将军,左卫将军刘道隆为中护军。辛未,改封临贺王 子产为南平王,晋熙王子舆为庐陵王。壬申,以尚书左仆射王景文为尚书仆射。新 除中护军刘道隆卒。壬... 阅读全文

本纪·卷十

辅国将军孙昙瓘、屯骑校尉 王宜兴、辅国将军任候伯、左军将军彭文之密相响应。中领军刘韫、直皞将军卜伯 兴在殿内同谋。录公齐王诛韫等于省内。军主苏烈、王天生、薛道渊、戴僧静等陷 石头,斩粲于城内。秉、述、蕴跃城走,追擒之,并伏诛;其余无所问。豫州刺史 刘怀珍、雍州... 阅读全文

志·卷十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书契经典,咸崇其义,而圣人之德,莫大于严父 者也。故司马迁著《封禅书》,班固备《郊祀志》,上纪皇王正祀,下录郡国百神。 司马彪又著《祭祀志》,以续终汉。中兴以后,其旧制诞...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九

  百官上

  太宰,一人。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掌邦治,为六卿之首。秦、汉、魏不 常置。晋初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景帝名师,故置太宰以 代之。太宰,盖古之太师也...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二

  刘穆之、王弘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少好 《书》、《传》,博览多通,为济阳江敳所知。敳为建武将军、琅邪内史,以为府 主簿。

...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