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志·卷五十一

王珪言:"南郊,乘舆所过,必勘箭然后出入,此师行之法,不可施于郊祀。"礼院亦言。于是,凡车驾出入门皆罢之。六年,以详定所请,又罢太庙及宣德、朱雀、南薰诸门勘契。又皇帝自大次至版位,内臣二人执翟羽前导,号曰"拂翟",失礼尤...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

  ○南郊

  南郊坛制。梁及后唐郊坛皆在洛阳。宋初始作坛于东都南薰门外,四成、十二陛、三壝。设燎坛于内坛之外丙地,高一丈二尺。设皇帝更衣大次于东...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四

王珪等以为:"天地大祭有七,皆以始封受命创业之君配神作主,明堂用古严父之道配以近考,故在真宗时以太宗配,在仁宗时以真宗配,今则以仁宗配。仁宗始罢太宗明堂之配,太宗先已配雩祀、祈谷及神州之祭,本非递迁。今明堂既用严父之道,则真宗配天之祭于礼当罢,不当复...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

  ○社稷 岳渎 籍田 先蚕 奏告 祈禜

  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县则春秋二祭,刺史、县令初献,上佐... 阅读全文

志·卷六十

王珪等上议曰:"同知太常礼院吕夏卿状:古者新君践阼之三年,先君之丧二十七月为禫祭,然后新主祔庙,特行禘祭,谓之始禘。是冬十月行袷祭,明年又行禘祭,自此五年,再为禘祫。丧除必有禘祫者,为再大祭之本也。今当袷祭,缘陛下未终三年之制,纳有司之说,十月依旧时... 阅读全文

志·卷六十六

王珪等率百官廷贺。诏曰:"皇家庆事,与卿等同之。"珪等再拜称谢。久之,王乃退。时王未出阁,帝特令侍宴,以见群臣。九年,阁门言:"大宴不用两军妓女,只用教坊小儿之舞。"王拱辰请以女童代之。元祐八年,诏罢独看。故事,大宴前一...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

王珪等议:"按入阁者,乃唐旧日紫宸殿受常朝之仪也。唐紫宸与今同,宣政殿即今文德殿。唐制,天子坐朝,必立仗于正衙。若止御紫宸,即唤正衙仗自宣政殿东西阁门入,故为入阁。五代以来遂废正衙立仗之制。今阁门所载入阁仪者,止是唐常朝之仪,非盛礼也。"自...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七十九

  毛澄 汪俊(弟伟) 吴一鹏 朱希周 何孟春 丰熙(子坊) 徐文华薛蕙(胡侍 王禄 侯廷训)

  毛澄,字宪清,昆山人。举弘治六年进士第一。授修撰。预修《会典》成,进右谕德,直讲东宫...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

  杨慎(王元正) 王思(王相) 张翀 刘济 安磐 张汉卿 张原 毛玉(裴绍宗) 王时柯(余翱) 郑本公 张曰韬(胡琼) 杨淮(申良) 张澯(仵瑜 臧应奎 胡琏 余祯 李可登 安玺 殷承叙) 郭楠(俞...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五

王珪言:"天子之谥,当集中书门下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诸司三品以上,于南郊告天,议定,然后连奏。近制唯词臣撰议,即降诏命,庶僚不得参闻,颇违称天之义。臣拟上先帝尊谥,望诏有司稽详旧典,先之郊,而后下臣之议。"七月,宰臣以下宿尚书省...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