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志·卷二

蔡邕之说,则至理失于文繁;若依裴頠所为,则又 伤于质略。求之情理,未允厥中。今之所议,非无用舍。请为五室重屋,上圆下方, 既体有则象,又事多故实。下室备布政之居,上堂为祭天之所,人神不杂,礼亦宜 之。其高下广袤之规,几筵尺丈之制,则并随时立法,因事制宜。自我而... 阅读全文

志·卷五

  礼仪五

  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每室用太牢,季冬蜡祭之后,以辰日腊享于太庙, 用牲如时祭。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又时享之日,修七祀于太庙 西门内之道南:司命,户... 阅读全文

志·卷九

  音乐二

  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今立部伎有 《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 《圣寿乐》、《乐圣乐》,凡...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九

  ○狄仁杰 族曾孙兼谟

  王方庆 姚璹 弟班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 仁杰兒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回纥

  回纥,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其象微小,其俗骁强,依托 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之特勒。无君长,居无恆所,随水草流移。人性凶忍,善骑 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 阅读全文

志·卷十二

蔡邕五弄、楚调四弄,谓之九弄。隋亡,清乐散缺,存者才六十 三曲。其后传者:《平调》、《清调》,周《房中乐》遗声也;《白雪》,楚曲也; 《公莫舞》,汉舞也;《巴渝》,汉高帝命工人作也;《明君》,汉元帝时作也; 《明之君》,汉《鞞舞》曲也;《鐸舞》,汉曲也;《白鸠...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七

  艺文一

  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傅之道中绝,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 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流,转相讲述,而圣道 粗明,然其为说固已不胜其... 阅读全文

志·卷二

蔡邕、王蕃、陆绩皆以北极纽星之枢,是不动处。在纽星末犹一度有余。 今清台则去极四度半。第一星主月,太子也;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一之坐,谓 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行,庶子也。《乾象新星书》曰:“第三星主五行,第四 星主诸王,第五星为后宫。”闳云:“北极五星,初...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四

  ◎律历四

  道体为一,天地之元,万物之祖也。散而为气,则有阴有阳;动而为数,则有奇有偶;凝而为形,则有刚有柔;发而为声,则有清有浊,其著见而为器,则有律、有吕。凡礼乐、刑法、权衡...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四

蔡邕所以不如耳决之明者,亦不能尽信其法也。

  后世之制乐者,不知律法之固有未善,而每患其声音高下之不协,以至取古昔遗亡之器而求之,盖亦不知本矣。声以数而传,数以声而定,二者皆有自然之则。如侈者声必咋,弇者声必郁,高者数必短,下者数必长。侈弇者...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