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卷一
班固《汉史》乃曰《百官公卿表》,先叙官名、职秩、印授等,然后书年以表其姓名。欧阳修《唐史》又专以宰相名篇,意必有所在矣。
宋自太祖至钦宗,旧史虽以《三朝》、《两朝》、《四朝》各自为编,而年表未有成书。神宗时常命陈绎检阅二府除罢官职事,因为《...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一
班固所谓"不选武略之臣,恃吾所以待寇而行货赂,割剥百姓以奉寇仇"者也。愿陛下特议减三路兵马之驽冗者,以纾经费,以息科敛。然后选将帅,择偏裨,使戢肃骄兵,饬利戎器,识山川形胜,用兵奇正。河朔旷平,可施车阵,亦宜讲求其法。虽二边异时侵轶,恃吾有...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七十九
蔡襄 吕溱 王素(从子靖 从孙震) 余靖 彭思永 张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
孙长卿 周沆 李中师 罗拯 马仲甫 王居卿 孙构 张诜 苏寀 马从先 沈遘(弟辽 从弟括) 李大临 吕夏卿 祖无择 程师孟 张问(陈舜俞 乐京 刘蒙附)苗时中 韩贽 楚建中 张颉 卢革(子秉)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
○陈亮 郑樵(林霆附) 李道传
陈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著《... 阅读全文
表·卷二
班固以为文无实,并诸侯削年而表,世君子之韪之。自魏以降,不帝不世,王侯身徙数封,朝不谋夕,于是列而传之。功不足以垂法,罪不足以著戒,碌碌然,抑又甚焉。
今摘其功罪杰然者列诸《传》;叙亲亲之恩,敬长之义,而无他可书者,略表见之,为《皇子表》。...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
班固因之,而传元后于外戚之后;范晔登后妃于《帝纪》。天子纪年以叙事谓之《纪》,后曷为而纪之?自晋史列诸后以首《传》,隋、唐以来,莫之能易也。辽因突厥,称皇后曰“可敦”,国语谓之“脦俚寋”,尊称曰“耨斡{麻女}”,盖以配后土而母之云。太祖称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四
班固、范晔俱罹殃祸,可不慎欤!”乾统中,迁六院部太保。处事不拘文法,时多笑其迂。孟简闻之曰:“上古之时,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盖簿书法令适足以滋奸幸,非圣人致治之本。”改高州观察使,修学校,招生徒。迁昭德军节度使。以中京饥,诏与学士刘嗣昌减价粜粟。事未毕,卒。<... 阅读全文
志·卷一
班固、范晔作《天文志》,其于星辰名号、分野次舍、推步候验之际详矣。及晋、隋二《志》,实唐李淳风撰,于夫二十八宿之躔度,二曜五纬之次舍,时日灾祥之应,分野休咎之别,号极详备,后有作者,无以尚之矣。是以欧阳修志《唐书·天文》,先述法象之具,次纪日月食、五星凌犯及星... 阅读全文
志·卷三
班固以来采为《五行志》,又不考求向之论著本于伏生。生之《大传》言:“六沴作见,若是共御,五福乃降;若不共御,六极其下。禹乃共辟厥德,爰用五事,建用王极。”后世君不建极,臣不加省,顾乃执其类而求之,惑矣。否则判而二焉,如宋儒王安石之论,亦过也。天人感应之机,岂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