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一百零二
元绛 许将 邓润甫 林希(弟旦) 蒋之奇 陆佃 吴居厚 温益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 阅读全文
卷三十九
吴隐之挹而不乱,贪岂谓能渝其贞乎?盖亦恶其名也。刘澄之谓为一涯溪,通四会,殊为孟浪而不悉也。庾仲初云:峤水南入始兴溱水,注海。即黄岑水入武溪者也。北水入桂阳湘水,注于大江,即是水也。右则千秋水注之。水出西南万岁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钟乳。山上悉生灵寿木,溪下即千... 阅读全文
帝纪·第十章
吴隐之为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广州刺史。三月己巳,刘牢之背叛而向桓玄投降。辛未,王师在新亭大败,骠骑大将军、会稽王世子元显,束海王彦璋,冠军将军毛泰,游击将军毛邃一起遇害。壬申,桓玄自任侍中、丞相、录尚书事,任命桓谦为尚书仆射,将太傅、会稽王道子迁居到安城。桓玄... 阅读全文
列传·第五十三章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曾祖容,吴荆州刺史。祖相,临海太守。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 也。”时宗人球亦有令闻,为州别驾,荣谓之曰:“卿速步... 阅读全文
列传·第六十章
吴隐之
汉宣帝有言:“百姓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 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此则长吏之官,实为抚导之本。是以东里相郑,西门宰 鄴,颍川黄霸,蜀郡文翁,或吏不敢欺,或人怀其惠,或教移齐鲁,或政务宽和, 斯并惇史播其徽... 阅读全文
列传·第七十章
王弥,东莱人也。家世二千石。祖颀,魏玄菟太守,武帝时,至汝南太守。弥 有才干,博涉书记。少游侠京都,隐者董仲道见而谓之曰:“君豺声豹视,好乱乐 祸,若天下骚扰,不作士大夫矣。”惠帝末,妖贼刘柏根起...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一
武帝上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 后也。交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辟强,辟强生阳城缪侯德,德生阳城节侯安民,安 民生阳城釐侯庆忌,庆忌生...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二
吴隐之闭城固守。是年十月壬戌夜, 大火起。时民人避寇,盈满城内。隐之惧有应贼,但务严兵,不先救火,由是府舍 焚烧荡尽,死者万余人,因遂散溃,悉为贼擒。殆与襄阳火同占也。
晋安帝义熙四年七月丁酉,尚书殿中吏部曹火。义熙十一年,京都所在大行火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三
吴隐之亦爲循所拘留,诞又曰:“将军今留 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 耳。”于是诞及隐之俱得还。
诞爲宋武帝太尉长史,尽心归奉,帝甚仗之。卢循自蔡洲 南走,刘毅固求追讨。诞密白帝曰:“公既平广固,复灭卢循, 则功...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二
吴隐之亦为循所拘留,诞又曰:“将军今留吴公,公 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于是诞及隐之并得还。
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 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卢循自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