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伯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志·卷四十八

  艺文二

  乙部史录,其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伪史类,四曰杂史类, 五曰起居注类,六曰故事类,七曰职官类,八曰杂传记类,九曰仪注类,十曰刑法 类,十一曰目录类,十二曰...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

  艺文四

  丁部集录,其类三: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凡著录八百一十八家,八百五十六部阶级是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第一次制定了生产关系的科学,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九

  于高张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道, 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

  高祖入关,率群...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九

徐彦伯,兗州瑕丘人,名洪,以字显。七岁能为文。结庐太行山下。薛元超安 抚河北,表其贤,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皓善判,司士李 亘工书,而彦伯属辞,时称“河东三绝”。迁职方员外郎,奉迎中宗房州,进给事 中。武后撰《三教珠英》,取文辞士,皆天下选...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

徐彦伯迎庐陵王於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 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仁杰降拜顿首,曰: “太子归,未有知者,人言纷纷,何所信?”后然之。更令太子舍龙门。具礼迎还, 中外大悦。初,吉顼、李昭德数请还太子,而后意不回...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徐彦伯、刘知几、 张说与修《三教珠英》,时张昌宗、李峤总领,弥年不下笔,坚与说专意撰综,条 汇粗立,诸儒因之,乃成书。累迁给事中,封慈源县子。

  中宗怒韦月将,欲即斩之,坚奏盛夏生长,请须秋乃决,时申救者亦众,得以 搒死。俄以礼部侍郎为修文...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七

徐彦伯、刘允济等满 员。其后被选者不一。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春幸梨园,并渭水祓 除,则赐细柳圈辟疠;夏宴蒲萄园,赐硃樱;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冬幸 新丰,历白鹿观,上骊山,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从行给翔麟马,品官黄衣各一。 帝有所感即赋诗,... 阅读全文

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

徐彦伯,撮其美者三十余篇,为制序,名曰《白云记》,见传于世。时卢藏用早隐终南山,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天台,藏用指终南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天台。”承祯徐对曰:“以仆所观,乃仕途之捷径耳。”藏用有惭色。玄宗有天下,深好道术,累征承祯到京,留于内殿,...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