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纪·宋纪五十九
起上章困敦六月,尽重光赤奋若八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语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五年(辽清宁六年)
六月,戊午朔,辽以东北路女真详衮果...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二
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帝名曙,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随,以衣承之,复戏于空中。其一龙视王曰:“吾非王...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
起重光赤奋若九月,尽玄黓摄提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六年(辽清宁七年)
九月,癸丑,诏三司,以河北秋稼甚...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一
曾公亮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枢密使张昪、参知政事欧阳修、赵概并加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胡宿、吴奎并加给事中。
知谏院司马光上皇太后疏曰:“殿下初摄大政,四方之人,莫不观听以占盛德。臣以为凡名物礼数所以自奏者,皆当深自抑损,不可尽依章宪明肃皇后...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三
曾公亮曰:“京师从来喜为谤议,一人造虚,众人傅之,便以为实。前世以疑似之言害陷忠良者,非惟臣下被祸,兼与国家为患。”修曰:“陛下以为此事果有否?”帝曰:“虽不见其文字,亦安能保其必无”?修曰:“疑似之谤,不唯无迹可寻;就令迹状分明,犹须更辨真伪。先朝夏辣欲害富...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四
曾公亮以为不闻其挟邪,赵概又以为无迹,故卒命之。帝尝问治道体要,方平以“简易诚明”为对,帝不觉前席曰:“朕昔奉朝请,望侍从大臣以谓皆天下选人,今多不然。闻学士之言,始知有人矣。”
命翰林学干冯京修撰《仁宗实录》。
壬...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八
曾公亮罢。公亮初嫉韩琦,故荐王安石以间之。及同辅政,知帝方向安石,凡更张庶事,一切阴助之,而外若不与同者;尝遣其子孝宽参其谋,至帝前,略无所异。由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深德之。公亮以老求去,遂以守司空兼侍中、领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五日一奉朝请。苏轼尝从容责...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六
曾公亮曰:“身在政府而事不预知,上或有所问,何辞以对?”乃与同视,后遂以为常。
丁酉,诏修《英宗实录》。
壬寅,诏太学增置外舍生百员。初,太学置内舍生二百员,官为给食。至是待次盖百馀人,谏官以为言,故有是诏。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五
曾公亮愕然,亟告韩琦,欲且止勿召。琦拒之曰:“先帝复生,乃太上皇。”愈促之。
帝始为皇子,被召,戒舍人曰:“谨守吾舍,上有適嗣,吾归矣。”及即位,每命近臣,必以官而不名。大臣从容以为言,帝曰:“朕虽宫中命小臣亦然。”
...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六十九
曾公亮以太傅致仕。
甲寅,辽赈易州贫民,以次及于中京及兴中府皆赈之。
癸亥,诏分经义、论、策为四场,以试进士。
丙寅,作京城门铜鱼符。
甲戌,辽以枢密副使耶律观参知政事兼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