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六

朱熹、杨万里。时陈傅良以言过宫事不行求去,猎责之曰:"今安危之机,判然可见,未闻有牵裾折槛之士。公不于此时有所奋发,为士大夫倡,第洁身而去,于国奚益!"傅良为改容谢之。

  宁宗即位,迁校书郎,除监察御史。上趣修大内,将移御...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四

朱熹以论事忤韩侂胄,除职与郡。钥言:"熹鸿儒硕学,陛下闵其耆老,当此隆寒,立讲不便,何如俾之内祠,仍令修史,少俟春和,复还讲筵。"不报。赵汝愚谓人曰:"楼公当今人物也,直恐临事少刚决耳。"及见其持论坚正,叹曰:"...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八

  郑瑴(王庭秀附) 仇悆 高登 娄寅亮 宋汝为

  郑瑴,字致刚,建州人。政和八年举进士,授安陆府教授,权信阳县尉,监南康酒税。遂召为御史台主簿。张邦昌之僣号也,挺身见高宗于济州。既...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五十九

  王信 汪大猷 袁燮 吴柔胜 游仲鸿 李祥 王介 宋德之 杨大全

  王信,字诚之,处州丽水人。既冠,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试中教官,授建康府学教授。丁父忧,服除,进所著《唐太...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六十

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六十三

  汪若海 张运 柳约 李舜臣 孙逢吉 章颖 商飞卿 刘颖 徐邦宪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金人侵扰,朝廷下诏求知兵者,若海应诏,未三刻而文成,擢高...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六十六

朱熹,至范益著。嘉字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

  端平元年,改授军器监丞。明年,入对,言:"陛下亲览大政,两年于兹。今不惟未睹更新之效,而或者乃有浸不如旧之忧。夫致弊必有原,...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六十七

朱熹诸书,辄研绎不倦。嘉定七年举进士,闻汉阳守黄干得熹之学,往从之。

  调闽中尉。利路转运使曹彦约闻其贤,俾司籴场。时岁饥,议籴上流,昌裔请发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从之。调眉州教授。眉士故尚苏轼学,昌裔取诸经为之讲说,祠周惇颐及颢、颐、载、...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六十九

朱熹、吕祖谦讲学于婺,璘徒步往谒之,以书告其家曰:"敝床疏席,总是佳趣;栉风沐雨,反为美境。"

  举乾道八年进士,两授郡教授,不赴。继为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或忌璘所学,望风心议,及与璘处,了无疑间。为微州教授,微习顿异。《...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七十

朱熹为侍讲,未几辞归,朝廷从其请,予祠。璹上疏言:"熹以正学为讲官,四方颙望其有启沃之益。曾未逾时,辄听其去,必骇物论。宜追召熹还,仍授讲职。"疏上,不报。由是浸恶权相意,而璹之直声亦大闻于时。历礼部、驾部二郎官,出知常州,入为大理少卿,进...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