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忠提兵在寿春、安丰之间,欲回军庐州,徐观其变。至谢步,谍报敌自正阳渡淮矣,参议官刘光辅曰:“若欲寻战地,岂可退却!宜据形势之地,结垒以待之。见利则进,策之上也。”显忠从之,得低山深林,可以设伏。显忠率心腹百馀骑,转山取路。敌直掩显忠之背,显忠觉之,率诸将邀... 阅读全文
李显忠引兵还建康。
淮西兵火之馀,无庐舍,天大寒多雪,士卒暴露,有堕趾者,帝遣中使抚劳。
诏:“郡守年七十,与自陈宫观。著为令。”
辛巳,金以南代之师北还,赏赉将士,以耶律元宜为御史大夫。 阅读全文
李显忠戍池阳,王权戍建康,刘锜戍镇江,壁垒相望,而襄阳独未有备,故命拱以所部戍之。
辛酉,复升扬州高邮县为军。
辛未,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为金奉表起居称贺使,贺迁都也。
初,朝廷闻金主欲移居于汴,... 阅读全文
李显忠、邵宏渊亦献捣虹县、灵壁之策,帝命先图二城。浚乃遣显忠出濠州,趣灵壁;邵宏渊出泗州,趣虹县。
壬申,赐礼部进士木待问以下五百三十八人及第、出身。
乙亥,王之望罢。
壬午,诏户部、台谏议节浮... 阅读全文
李显忠,请兑换民田充都教场,有司以民间不愿,请每亩支钱五贯文收买。帝曰:“马官诸军皆未有教场否?”虞允文曰:“虽有之,但未有都教场以备合教。”帝曰:“建康管军马,自有大教场,每遇合教,可以时暂教阅。”允文曰:“圣意殆不欲取民田耳。”帝曰:“然。”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