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十三

李纲、萧瑀明其不反;秦王亦以文静首决非常计,事成乃告寂,今任遇 弗等,故怨望,非敢反,宜赐全宥。帝素疏忌之,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 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文起亦死,籍其家。文静临刑,抚膺曰:“高鸟尽,...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六

李纲荐之,授羽林骑尉。高祖举兵,引为太原令。 从秦王徇西河,将行,高祖曰:“士马单少,要须经略,以君参军事,事之济否, 卜是行也。”西河下,摄大将军府记室,与兄大雅同掌机近,不自安,请徙它职。 帝曰:“我虚心待卿,何所自疑?”武德初,累迁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四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仕 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 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三

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中舍人, 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巂州。太子已诛,太宗 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 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八

  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 张玄素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骑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 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李纲荐之,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 杨素见其年弱,谓曰:“安养,剧县。子何以治之?”师古曰:“割鸡未用牛刀。” 素惊其言大,后果以干治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之推旧,佳其才,每作文章, 令指摘疵短。俄失职,归长安,不得调,窭甚,资教授为生。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儒学中

  郎余令,定州新乐人。祖颖,字楚之,与兄蔚之俱有名。隋大业中,为尚书民 曹朗,蔚之位左丞。炀帝语称“二郎”。武德时,楚之以大理卿封常山郡公,与李 纲、陈叔达定律令。持节谕...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李纲、窦轨、 庶子裴矩、郑善果、友贺德仁、洗马魏征、中舍人王珪、舍人徐师谟、率更令欧阳 询、典膳监任璨、直典书坊唐临、陇西公府祭酒韦挺、记室参军事庾抱、左领大都 督府长史唐宪;秦王有友于志宁、记室参军事房玄龄、虞世南、颜思鲁、谘议参军 事窦纶、萧景、兵曹杜如晦... 阅读全文

本纪·卷二十三

李纲为留守,以李棁为副。给事中王寓谏亲征,罢之。 庚午,道君皇帝如亳州,百官多潜遁。宰相欲奉帝出襄、邓,李纲谏止之。以纲为 尚书右丞。辛未,以李纲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副之。太宰兼 门下侍郎白时中罢。李邦彦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守中书侍郎张邦昌为少... 阅读全文

本纪·卷二十四

李纲在湖北,遣刘默持书访之。又谕宗泽等,以受伪 命之人义当诛讨,然虑事出权宜,未可轻动。泽复书谓邦昌篡乱踪迹已无可疑,宜 早正天位,兴复社稷,不可不断。门下侍郎吕好问亦以蜡书来,言帝不自立,恐有 不当立而立者。丁卯,谢克家以“大宋受命之宝”至济州,帝恸哭跪受,...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