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伦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本纪·卷二

  太宗上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隋 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高 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三

杜正伦、绵州 刺史刘德威、黄门侍郎赵弘智使于四方,观省风俗。

  二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丙午,赐天下酺三日。三月庚辰,幸九成宫。五月 辛未朔,日有蚀之。丁丑,上初服翼善冠,贵臣服进德冠。七月,始以云麾将军阶 为从三品。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 阅读全文

本纪·卷四

  高宗上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顺圣长孙皇后。以 贞观二年六月,生于东宫之丽正殿。五年,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幼而岐 嶷端审,宽仁孝友。初授《... 阅读全文

志·卷一

杜正伦李义 府、中书侍郎李友益、黄门侍郎刘祥道许圉师、太子宾客许敬宗、太常少卿韦琨、 太学博士史道玄、符玺郎孔志约、太常博士萧,楚才孙自觉贺纪等重加缉定,勒成 一百三十卷。至显庆三年奏上之,增损旧礼,并与令式参会改定,高宗自为之序。 时许敬宗、李义府用事,其所... 阅读全文

志·卷三

杜正伦行太山上七十二帝坛迹。是年两河水潦,其事乃寝。 至十一年,群臣复劝封山,始议其礼。于是国子博士刘伯庄、睦州刺史徐令言等, 各上封祀之事,互设疑议,所见不同。多言新礼中封禅仪注,简略未周。太宗敕秘 书少监颜思古、谏议大夫硃子奢等,与四方名儒博物之士参议得失...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六

  经籍上

  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流。 《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易》 曰:“观乎人文以化成...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七

  ○李靖 客师 令问 彦芳

  李勣 孙敬业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祖崇义,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诠,隋 赵郡守。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一

  ○魏徵

  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父长贤,北齐屯留令。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 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 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

  ○王珪 戴胄 兄子至德

  岑文本 兄子长倩 倩子羲 格辅元附

  杜 正伦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在魏为乌丸氏,曾祖神念,自魏奔梁,复姓...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四

杜正伦续任右丞,颇亦厉下。比者纲维 不举,并为勋亲在位,品非其任,功势相倾。凡在官僚,未循公道,虽欲自强,先 惧嚣谤。所以郎中抑夺,唯事谘禀;尚书依违,不得断决。或惮闻奏,故事稽延。 案虽理穷,仍更盘下。去无程限,来不责迟,一经出手,便涉年载。或希旨失情, 或...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