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十四
礼一
夫有国有家者,礼仪之用尚矣。然而历代损益,每有不同,非务相改,随时之 宜故也。汉文以人情季薄,国丧革三年之纪;光武以中兴崇俭,七庙有共堂之制; 魏祖以侈惑宜矫,终敛去袭称...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
蔡邕论叙汉乐曰:一曰郊庙神灵,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四曰短箫铙 歌。
晋郊祀歌五篇,傅玄造: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灵。常于时假,迄用有成。于荐玄牡, 进夕其牲。崇德作乐,神祗是听。
... 阅读全文
志·卷十九
乐一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自黄帝至于三代,名 称不同。周衰凋缺,又为郑卫所乱。魏文侯虽好古,然犹昏睡于古乐。于是淫声炽 而雅音废矣。及秦焚典籍,《...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三
蔡邕于朔方上书曰:“论天体者三家, 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惟浑天仅得其情, 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立八尺圆体,而具天地之形,以正黄道;占察发 敛,以行日月,以步五纬,精微深妙,百世不易之道也。官有其器而无本书,前志 ...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三
五行四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 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恆寒,厥极贫。时则 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四
郑鲜之、裴松之、何承天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也。高祖浑,魏将作大匠。曾祖袭,大司农。父 遵,尚书郎。袭初为江乘令,因居县境。鲜之下帷读书,绝交游之务。初为桓伟辅 国主簿。... 阅读全文
志·卷九
蔡邕造《独断》,应劭、蔡质咸缀识时事,而司马彪之书不取。魏氏籍汉末大乱,旧章殄灭,侍中王粲、尚书卫觊集创朝仪,而鱼豢、王沈、陈寿、孙盛并未详也。吴则太史令丁孚拾遗汉事,蜀则孟光、许慈草建众典。晋初司空荀摐因魏代前事,撰为《晋礼》,参考今古,更其节文,羊祜、任恺...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一
蔡邕云:“东方有木三土五,故数八;南方有火二土五,故数七;西方有金四土五,故数九;北方有水一土五,故数六。”又纳音数,一言得土,三言得火,五言得水,七言得金,九言得木。若依《鸿范》木数用三,则应水一火二金四也。若依《月令》金九水六,则应木八火七也。当以《鸿范》...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七
蔡邕创立此志,马彪勒成汉典,晋挚虞治礼,亦议五辂制度。江左之始,车服多阙,但有金戎,省充庭之仪。太兴中,太子临学,无高盖车,元帝诏乘安车。元、明时,属车唯九乘。永和中,石虎死后,旧工人奔叛归国,稍造车舆。太元中,苻坚败后,又得伪车辇,于是属车增为十二乘。义熙中...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六
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雄。仲雄于御前鼓琴作<<懊家曲歌>曰:“常欢负情侬,郎今果行许!”帝愈猜愧。
永泰元年,帝疾,屡经危殆。以张环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兵佐,密防敬则。内外传言当有异处分。敬则闻之,窃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