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本纪·卷三十四

虞集等,而燕铁木儿如国史例监修。开元路胡里改万户府军士饥,给粮赈之。辛卯,以御史台赃罚钞万锭、金千两、银五千两付太禧宗禋院,供祭祀之需。赐燕铁木儿给驿玺书,以征其食邑租赋。奎章阁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撒迪、虞集辞职,诏谕之曰:“昔我祖宗睿知聪明,其于致理之道,自...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三十三

虞集并为侍书学士,又置承制、供奉各一员。更铸钞版,仍毁其刓者。调河南、江浙、江西、山东兵万一千,及左右翼蒙古侍卫军二千,讨四川。乙卯,置银沙罗甸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丙辰,奉元临潼、咸阳二县及畏兀儿八百余户告饥,陕西行省以便宜发钞万三千锭赈咸阳,麦五千四百石赈临...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四

虞集见之曰:“才子也。”以其弟槃女妻之。至正中,举茂才异等,除郴州学正。遇乱,家黄州,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太祖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名同。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莫与并。迁考...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一十一

  盛应期 朱衡(翁大立 潘志伊) 潘季驯 万恭 吴桂芳 (傅希挚)王宗沐(子士崧 士琦 士昌 从子士性) 刘东星(胡瓒) 徐贞明(伍袁萃)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七十

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乃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鸡初鸣辄起,澄心默坐。由是造诣精深,诸经无不通贯,而尤邃于《春秋》。初以闻于黄泽者,为《春秋师说》三卷,复广之为《春秋集传》十五卷。因《礼记》经解有“属辞比事《春秋》教”之语,乃复著《春秋属辞》八篇。又以为学《...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

  明初,文学之士承元季虞、柳、黄、吴之后,师友讲贯,学有本原。宋濂、王祎、方孝孺以文雄,高、杨、张、徐、刘基、袁凯以诗著。其他胜代遗逸,风流标映,不可指数,盖蔚然称盛已... 阅读全文

明智部·虞集

虞集,仁宗时拜祭酒,讲罢,因言京师恃东南海运,而实竭民力以航不测,乃进曰:“京东濒海数千里,皆萑苇之场,北极辽海,南滨青、齐,海潮日至,淤为沃壤久矣,苟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听富民欲得官者,分授其地而官为之限,能以万夫耕者,授以万夫之田,为万夫长;千夫、百...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九

  张起岩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当金之季,张荣据有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蒲台、新城、淄州之地,岁丙戌,归于太...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七

虞集等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屡奏:“臣衰老,乞解中书政务,专意纂修。”帝曰:“老臣如卿者无几,求退之言,后勿复陈。”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秋,以疾,移文中书致其事,明日即行,养疾于金陵之茅山。诏征还朝,不能行,二年,改封凉国公。元统二年,诏赐世...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八

虞集剧论,以相切劘。明善言:“集治诸经,惟朱子所定者耳,自汉以来先儒所尝尽心者,考之殊未博。”集亦言:“凡为文辞,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云‘若雷霆之震惊,鬼神之灵变’然后可,非性情之正也。”二人初相得甚欢,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之自中台行省江浙也,二人者...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