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烈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四十八

陈希烈,后咸累居清要,时论以为有知人之鉴。文集七卷。

  卢怀慎,滑州灵昌人。其先家于范阳,为山东著姓。祖悊,为灵昌令,因徙焉。 怀慎少清谨,举进士,历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景龙中,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疏 以陈时政得失。今略载其三篇。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八

陈希烈畏 其权宠,凡事唯诺,无敢发明,玄宗颇知之,圣情不悦。天宝十三年秋,霖雨六十 余日,京师庐舍垣墉颓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汙潦。天子以宰辅或未称职,见此咎征, 命杨国忠精求端士,时兵部侍郎吉温方承宠遇,上意用之。国忠以温禄山宾佐,惧 其威权,奏寝其事。国忠访于...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五

  ○宇文融 韦坚 杨慎矜 王鉷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弼之玄孙也。祖节,贞观中为尚书右 丞,明习法令,以干局见称。时江夏王道宗尝以私事托于节,节遂奏之,太宗大悦,...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六

陈希烈性便佞,尝曲事林甫,适之既罢,乃引希烈同知政事。林甫久典枢衡, 天下威权,并归于己,台司机务,希烈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每有奏请,必先赂 遗左右,伺察上旨,以固恩宠。上在位多载,倦于万机,恆以大臣接对拘检,难徇 私欲,自得林甫,一以委成。故杜绝逆耳之言,...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三

陈希烈、张均已下数十人尽赴洛阳,晋卿潜遁山谷,南 投金州。会肃宗至凤翔,手诏追晋卿赴行在,即日拜为左相,军国大务悉以咨之。 既收两京,以功封韩国公,食实封五百户,改为侍中。后以贼寇渐除,屡乞骸骨, 优诏许之,罢知政事,为太子太傅。明年,帝思旧臣,复拜为侍中。 ...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五

陈希烈已下数百 人如西京之仪。器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希旨奏陷贼官准律并合处死。肃宗将从 其议。三司使、梁国公李岘执奏,固言不可,乃六等定罪,多所原宥,唯陈希烈、 达奚珣斩于独柳树下。后萧华自相州贼中仕贼官归阙,奏云:“贼中仕官等重为安 庆绪所驱,胁至相州,初...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一

陈希烈、张倚等衔于失恩,不时赴难。琯结 张均、张垍兄弟与韦述等行至城南十数里山寺,均、垍同行,皆以家在城中,逗留 不进,琯独驰蜀路。七月,至普安郡谒见,玄宗大悦,即日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赐紫金鱼袋。从幸成都,加银青光禄大夫,仍与一子官。其年八月,与...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二

  ○李暠 族弟齐物 齐物子复 暠族弟若水

  李麟 李国贞 子锜

  李 峘 弟峄 岘

  李巨 子则之

  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韦仁寿 陈君宾 张允济 李桐客 李素立 孙至远 至远子畬

  薛大 鼎 贾敦颐 弟敦实

  李君球 崔知温 高智周 田仁会

...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六

  刑法

  古之为国者,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知争端也。后世作为刑书,惟恐不 备,俾民之知所避也。其为法虽殊,而用心则一,盖皆欲民之无犯也。然未知夫导 之以德、齐之以礼,而可使民...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