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
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常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 阅读全文
传·贾谊传
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其具可素陈于前,愿幸无忽。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以易此。
... 阅读全文
列传·董卓列传
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亻由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初平元年,馥等到官,与袁绍之徒十余人,各兴义兵,同盟讨卓,而伍琼、周BC60阴为内主。
志·第二十章
陈纪之徒,咸以为宜复行肉刑。汉朝既不议其事,故无所用矣。
及魏武帝匡辅汉室,尚书令荀彧博访百官,复欲申之,而少府孔融议以为:“古者敦厖,善否区别,吏端刑清政简,一无过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教。故曰‘上... 阅读全文
本纪·卷六
后主
后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高宗嫡长子也。梁承圣二年十一月戊寅生 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关右,留后主于穰城。天嘉三年,归京师,立为安 成王世子。天康元年,授宁远...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二
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后主十一子
世祖十三男:沈皇后生废帝、始兴王伯茂,严淑媛生鄱阳王伯山、晋安王伯恭, 潘容华生新安王伯固,刘昭华生衡阳王伯信,王充华生庐陵王伯仁,张修容生...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六
杨播
杨播,字延庆,自云恆农华阴人也。高祖结,仕慕容氏,卒于中山相。曾祖珍, 太祖时归国,卒于上谷太守。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 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 阅读全文
帝纪·卷一
陈纪、萧摩诃等寇广陵,吴州总管于顗转击破之。广陵人杜乔生聚 众反,刺史元义讨平之。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传首阙下,余党悉平。初,迥之 乱也,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据州响应,淮南州县多同之。命襄州总管王谊讨之,消难 奔陈。荆、郢群蛮乘衅作乱,命亳州总管贺若谊讨平之。先...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七
陈纪、 任蛮奴、萧摩诃数寇江北,百姓不堪其役。及隋师渡江,而二将降款,卒以灭亡。
《洪范五行传》曰:“火者南方,阳光为明也。人君向南,盖取象也。昔者圣 帝明王,负扆摄袂,南面而听断天下。揽海内之雄俊,积之于朝,以续聪明,推邪 佞之伪臣,投...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
于义子宣道 宣敏
于义,字慈恭,河南洛阳人也。父谨,从魏武帝入关,仕周,官至太师,因家 京兆。义少矜严,有操尚,笃志好学。大统末,以父功,赐爵平昌县伯,邑五百户。 起家直閤将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