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卷七
中宗睿宗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显庆元年十一月 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 牧。永隆元年,章怀太子... 阅读全文
本纪·卷八
景云之瑞,改元为景云, 大赦天下。
二年,又制曰:“惟天生丞人,牧以元后;维皇立国,副以储君。将以保绥家 邦,安固后嗣者也。朕纂承洪业,钦奉宝图,夜分不寝,日昃忘倦。茫茫四海,惧 一人之未周;蒸蒸万姓,恐一物之失所。虽卿士竭诚,守宰宣化,... 阅读全文
本纪·卷十
景云二 年乙亥生。初名嗣升,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上 仁爱英悟,得之天然;及长,聪敏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
开元十五年正月,封忠王,改名浚。五月,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十八年, 奚、契丹犯塞... 阅读全文
志·卷三
礼仪三
封禅之礼,自汉光武之后,旷世不修。隋开皇十四年,晋王广率百官抗表,固 请封禅。文帝令牛弘、辛彦之、许善心等创定仪注。至十五年,行幸兗州,遂于太 山之下,为坛设祭,如南郊... 阅读全文
志·卷四
礼仪四
武德、贞观之制,神祇大享之外,每岁立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帝宓羲配, 勾芒、岁星、三辰、七宿从祀。立夏,祀赤帝于南郊,帝神农氏配,祝融、荧惑、 三辰、七宿从祀。季夏土王... 阅读全文
志·卷五
礼仪五
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每室用太牢,季冬蜡祭之后,以辰日腊享于太庙, 用牲如时祭。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又时享之日,修七祀于太庙 西门内之道南:司命,户... 阅读全文
志·卷七
礼仪七
贞观十四年,太宗因修礼官奏事之次,言及丧服,太宗曰:“同爨尚有缌麻之 恩,而嫂叔无服。又舅之与姨,亲疏相似,而服纪有殊,理未为得。宜集学者详议。 余有亲重而服轻者,亦附... 阅读全文
志·卷八
景云》之舞。二十九年六月,太常奏:“准十二年东封 太山日所定雅乐,其乐曰《元和》六变,以降天神。《顺和》八变,以降地祇。皇 帝行,用《太和》之乐。其封太山也,登歌、奠玉币,用《肃和》之乐;迎俎,用 《雍和》之乐;酌献、饮福,用《寿和》之乐;送文、迎武,用《舒和...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一
景云元年造。
广乐既备,嘉荐既新。述先惟德,孝飨惟亲。七献具举,五齐毕陈。锡兹祚福, 于万斯春。
睿宗大圣真皇帝酌献用《景云》黄钟宫,开元四年造。:
惟睿作圣,惟圣登皇。精感耀魄,时膺会昌。舜惭... 阅读全文
志·卷十六
天文下
天文之为十二次,所以辨析天体,纪纲辰象,上以考七曜之宿度,下以配万方 之分野,仰观变谪,而验之于郡国也。《传》曰:“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 “姜氏、任氏,实守其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