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后唐·列传十

李琪当武皇为晋王时,尝因为册使至太原,故皆有宿望,当时咸谓宜 处台司。郭崇韬采言事者云,廷珪朽老,浮华无相业;琪虽文学高,倾险无士风, 皆不可相,乃止。同光元年十一月,光允与韦说并拜平章事。

  光允生于季末,渐染时风,虽欲跃鳞振翮,仰希前辈... 阅读全文

后唐·列传二十

李琪尝为太祖册礼使。同 光三年九月卒。赠右仆射。所著《凤阁词书》十卷、《克家志》五卷,并行于世。 初,廷珪父逢,著《凿混沌》、《真珠帘》等赋,大为时人所称。廷珪既壮,亦著 赋数十篇,同为一集,故目曰《克家志》。

  崔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阅读全文

后周·列传七

李琪、卢质继为仆 射,质性轻脱,不能守师长之体,故昭序轻言。裔孙以群情不悦刘昫、冯道,欲微 抑之,乃责台司,须检则例,而台吏言:“旧不见例,据南北班位,即常侍在前。” 俄属国忌,将就列未定,裔孙即判台状曰:“既有援据,足可遵行,各示本官。” 刘昫怒,挥袂而退。... 阅读全文

后周·列传八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父序,以朴贵,赠左谏议大夫。朴幼警慧,好学善 属文。汉乾祐中,擢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依枢密使杨邠,馆于邠第。是时汉室 浸乱,大臣交恶,朴度其必危,因乞告东归。未几,李业辈... 阅读全文

后周·列传六

李琪,每以文章自擅,曾进《贺平中山王都表》云, “复真定之逆贼”。道让琪曰:“昨来收复定州,非真定也。”琪昧于地理,顿至 折角。其后百僚上明宗徽号凡三章,道自为之,其文浑然,非流俗之体,举朝服焉。 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故渐... 阅读全文

其它·世袭列传二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及后唐庄宗即位,避其庙讳改焉。 幼隶于汴之贾人李七郎,梁祖以李七郎为子,赐姓,名友让。梁祖尝见季兴于仆隶 中,其耳面稍异,命友让养之为子。梁祖以季兴为牙将,... 阅读全文

后周·列传十一

李琪,琪览之,欣然曰:“此 道近难其人,王生升我堂矣。”繇是人士称之。寻荐为即墨县令,历徐、宋、郓、 青四镇从事。长兴初,乡人冯道、赵凤在相位,擢拜左补阙。逾年,以水部员外知 制诰迁中书舍人,赐金紫。清泰末,以本官权知贡举。时有举子崔颀者,故相协之 子也。协素... 阅读全文

其它·志四

李琪等 议曰:“伏睹历代已来,宗庙成制,继袭无异,沿革或殊。马缟所奏,礼有按据, 乞下制命,令马缟虔依典册,以述尊名。”时明宗意欲兼加“帝”字,乃下诏曰; “朕闻开国承家,得以制礼作乐,故三皇不相袭,五帝不相沿,随代创规,于礼无 爽。矧或情关祖祢,事系丞尝。且... 阅读全文

其它·志八

李琪上言:“请赋税不以折纳为事,一切以 本色输官,又不以纽配为名,止以正税加纳。”敕曰:“本朝征科,惟配有两税, 至于折纳,当不施为。宜依李琪所论,应逐税合纳钱物斛斗盐钱等,宜令租庸司指 挥,并准元征本色输纳,不得改更,若合有移改,即须具事由闻奏。”

... 阅读全文

其它·志十一

李琪为御史大夫,自后不复除。其年冬十一月丙子, 诸道进奏官上言:“今月四日,中丞上事,臣等礼合至台,比期不越前规,依旧传 语,忽蒙处分通出,寻则再取指挥,要明审的。又蒙问:大夫相公上事日如何?臣 等诉云:大夫曾为宰相,进奏官伏事中书,事体之间,实为旧吏。若以别...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