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二十七
符瑞上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 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章舆服以崇之,玉玺黄屋以 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于...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五
班彪《王命论》云:‘所求不过一金,然终转死沟壑’。卿不应不读此书。宋孝武为性猜忌,兄弟粗有令名者,无不因事鸩毒,所遗唯有景和。至于朝臣之中,或疑有天命而致害者,枉滥相继,然而或疑有天命而不能害者,或不知有天命而不疑者,于时虽疑卿祖,而无如之何。此是疑而不得。又...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
班彪事行;而古本云‘稚生彪, 自有传’。又今本纪及表、志、列传不相合为次,而古本相合为次,总成三十八卷。 又今本《外戚》在《西域》后;古本《外戚》次《帝纪》下。又今本《高五子》、 《文三王》、《景十三王》、《武五子》、《宣元六王》杂在诸传秩中;古本诸王 悉次《...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
刘瓛明 僧绍 庾易 刘虬
瓛笃志好学,博通训义。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 欣然欲读,舅更爲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宋大 明四年,举秀才,兄璲亦有名,先应州举,至...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九
班彪王命识所归乎?”寄知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己, 乃爲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僞称脚疾,不复起。宝应 以爲假托,遣人烧寄所卧屋,寄安卧不动。亲近将扶寄出,寄 曰:“吾命有所悬,避欲安往?”所纵火者,旋自救之。宝应 自此方信之。
及留异称... 阅读全文
志·卷五
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干 宝之徒,或学推硕儒,或才称博物,商较今古,咸以为然。故其文曰:“天子三昭 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晋、宋、齐、梁,皆依斯义,立亲庙六,岂非有国之茂 典,不刊之休烈乎?若使违群经之明文,从累代之疑议,背子雍之笃论,尊康成之 旧学,则天子...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六
班彪作《汉书》,皆两叶而仅成; 刘歆作《七略》,王俭作《七志》,逾二纪而方就。孰有四万卷目,二千部书,名 目首尾,三年便令终竟,欲求精悉,不其难乎?所以常有遗恨,窃思追雪。乃与类 同契,积思潜心,审正旧疑,详开新制。永徽新集,神龙近书,则释而附也。未详 名氏,...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 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李珏曰:“丧乱之时,佐命者务神符命;理平之代,只 合推诸人事。”上曰:“卿言是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 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 道,历试方见...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三
韦王陆刘柳程
韦执谊,京兆旧族也。幼有才。及进士第,对策异等,授右拾遗。年逾冠,入 翰林为学士,便敏侧媚,得幸于德宗。使豫诗歌属和,被诏称旨。与裴延龄、韦渠 牟等宠相埒,出入备...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九
二李元牛杨
李逢吉,字虚舟,系出陇西。父颜,有锢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举明 经,又擢进士第。范希朝表为振武掌书记,荐之德宗,拜左拾遗。元和时,迁给事 中、皇太子侍读。改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