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一百一十五
◎职官二
○枢密院 宣徽院 三司使 翰林学士院 侍读侍讲 崇政殿说书 诸殿学士 诸阁学士 诸修撰直阁 东宫官 王府官
枢密院 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有关于世运,尚矣。然书契以来,文字多而世代日降;秦火而后,文字多而世教日兴,其故何哉?...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史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别史类,四曰史钞类,五曰故事类,六曰职官类,七曰传记类,八曰仪注类,九曰刑法类,十曰目录类,十一曰谱牒类,十二曰地理类,十三曰霸...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
集类四: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文史类。
《楚辞》十六卷(楚屈原等撰)
洪兴祖《补注楚辞》十七卷
志·卷一百五十七
范祖禹《祭仪》一卷
《幸太学仪》一卷(元祐六年仪)
《纳后仪》一卷(元祐七年仪)
吕大防、大临《家祭仪》一卷
《横渠张氏祭仪》一卷(张载撰)
《释奠祭器图》及《...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八
范祖禹《帝学》八卷
章怀太子《修身要览》十卷
太宗《文明政化》十卷
真宗《承华要略》二十卷
《名墨纵横家无所增益答迩英圣问》一卷
(仁宗书三十五事,丁度等答)<...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
范祖禹、常安民、上官均先朝言事尽忠,请录其子。"帝皆可其奏。因建三屯之议:一屯澶渊,一屯河中、陕、华,一屯青、郓间,以张声势。万一敌骑南侵,则三道并进,可成大功。
除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两浙路兵马钤辖。上章论王时雍、徐秉哲、吴开...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七十六
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且昭陵学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时京已老,乃以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薨,年七十四。帝临奠于第,赠司徒,...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一
何郯 吴中复(从孙择仁)陈荐 王猎 孙思恭 周孟阳 齐恢 杨绘刘庠 朱京
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徙成都。第进士,由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避。王拱辰罢三司使...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五
司马光(子康) 吕公著(子希哲 希纯)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