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一百二十八

赵鼎曰:"避将何之?惟向前进一步,庶可脱。当聚天下兵守平江,徐为计。"鼎曰:"公言避非策,是也;以天下兵守一州,非也。公但坚前议足矣。"遂以俊为两浙西路、江南东路宣抚使,屯建康。既而改淮西宣抚使。濒江相距逾月,敌不得入。...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

赵鼎请召伦赴都堂禀议,伦陈进取之策,不合,复请祠。

  七年春,徽宗及宁德后讣至,复以伦为徽猷阁待制,假直学士,充迎奉梓宫使,以朝请郎高公绘副之。入辞,帝使伦谓金左副元帅昌曰:"河南地,上国既不有,与其付刘豫,曷若见归?"伦...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二

  朱弁 郑望之 张邵 洪皓(子适 遵 迈)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与归新郑,妻以兄女。新郑介汴、洛间,多故家遗俗,弁游...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卫肤敏 刘珏 胡舜陟 沈晦 刘一止(弟宁止) 胡交修 綦崇礼

  卫肤敏,字商彦,华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进士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寻改教授。六年,召对,改宣教郎、秘书省校...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章谊 韩肖胄 陈公辅 张觷 胡松年 曹勋 李稙 韩公裔

  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建炎初,陈通寇钱塘,城闭,部使者...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四

  邓肃 李邴 滕康 张守 富直柔 冯康国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居父丧,哀毁逾礼,芝产其庐。入太学,所与游皆天下名...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五

赵鼎劝高宗亲征,朝士尚以为疑,白鼎审处。致远入对,独赞其决。迁侍御史。言:"聚财养兵,皆出民力,善理财者,宜固邦本。请罢榷福建盐,精择三司使、副,以常平茶盐合为一官,令计经常,量入为出,先务省节,次及经理。"诏户部讲究。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张焘 黄中 孙道夫 曾几(兄开)勾涛 李弥逊(弟弥大)

  张焘,字子公,饶之德兴人,秘阁修撰根之子也。政和八年进士第三人,尝为辟雍录、秘书省正字。靖康元年,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辟焘...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赵鼎、李光、周葵、范冲、孙近诸人,未免迎望风旨,议者以此少之。至于慈宁归养,梓宫复还,虽铸祈请之力,而金谋盖素定矣。

  先是,金诸将皆已厌兵欲和,难自己发,故使桧尽室航海而归,密有成约。绍兴以后,我师屡捷,金欲和益坚。至是,遣铸衔命,盖桧之阴...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

赵鼎曰:"秘府,谟训所藏,可使仇敌居之乎?"鼎竦然为改馆。既而金使至悖傲,议多不可从,中外愤郁。如圭与同省十余人合议,并疏争之,既具草,骇遽引却者众。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