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六
苗锐《新删定广圣历》二卷
僧一行《开元大衍历议》十三卷
启玄子《天元玉册》十卷
甄鸾《五曹算术》二卷阅读全文
志·卷十
刘济,相继割据。刘总归唐。至张仲武、张允仲,以正得民。刘仁恭父子僣争,遂入五代。自唐而晋,高祖以辽有援立之劳,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
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 阅读全文
本纪·卷十七
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于廷。原死,慎等戍谪有差。是月,免南畿、河南被灾税粮。八月癸巳,大同兵变,杀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乙卯,吏部侍郎贾咏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九月丙寅,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
◎刑法二
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太祖尝曰:“凡有大狱,当面讯,防构陷锻炼之弊。”故其时重案多亲鞫,不委法司。洪武十四年,命刑部听...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一
刘济言:“最罪不至戍。且缉执于宦寺之门,锻炼于武夫之手,裁决于内降之旨,何以示天下?”不报。是时尽罢天下镇守太监,而大臣狃故事,谓东厂祖宗所设,不可废,不知非太祖制也。然世宗驭中官严,不敢恣,厂权不及卫使陆炳远矣。
万历初,冯保以司礼兼厂事...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三
刘济《革书》一卷(塞外无楮,以羊皮书之,故名《革书》。)
李贤《天顺日录》二卷
汤韶《天顺实录辨证》一卷
张楷《监国历略》一卷
彭时《可斋笔记》二卷
(已上纪正...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七十九
毛澄 汪俊(弟伟) 吴一鹏 朱希周 何孟春 丰熙(子坊) 徐文华薛蕙(胡侍 王禄 侯廷训)
毛澄,字宪清,昆山人。举弘治六年进士第一。授修撰。预修《会典》成,进右谕德,直讲东宫...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
刘济 安磐 张汉卿 张原 毛玉(裴绍宗) 王时柯(余翱) 郑本公 张曰韬(胡琼) 杨淮(申良) 张澯(仵瑜 臧应奎 胡琏 余祯 李可登 安玺 殷承叙) 郭楠(俞敬 李继 王懋)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
刘济、邵经邦而已。考尚书六年满,加太子少保。以母老乞归侍养。久之,用荐起南京刑部尚书,就改吏部。兵部尚书戴金罢,召龙代之。太庙成,加太子太保。寻代熊浃为吏部尚书。龙有才,居官著劳绩。及为吏部,每事咨僚佐。年老多疾,辄为所欺。御史陈九德劾前选郎高简罔上行私,并论...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四
马录(颜颐寿 聂贤 汤沐 刘琦 卢琼 沈汉 王科) 程启充 张逵郑一鹏 唐枢 杜鸾 叶应聪(蓝田 黄绾) 解一贯( 郑洛书 张录)陆粲(刘希简 王准) 邵经邦 刘世扬(赵汉) 魏良弼(秦鳌 张寅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