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记·第八章
张华雅有知人之鉴, 廆童冠时往谒之,华甚叹异,谓曰:“君至长必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也。”因 以所服簪帻遗廆,结殷勤而别。涉归死,其弟耐篡位,将谋杀廆,廆亡潜以避祸。 后国人杀耐,迎廆立之。
初,涉归有憾于宇文鲜卑,廆将修先君之怨,表请讨之... 阅读全文
载记·第二十七章
张华进曰:“夫争夺之世,非雄才不振;从横之时,岂懦夫能济!陛下若蹈匹妇之 仁,舍天授之业,威权一去,则身首不保,何退让之有乎!”德曰:“吾以古人逆 取顺守,其道未足,所以中路徘徊,怅然未决耳。”慕舆护请驰问宝虚实,德流涕 而遣之。乃率壮士数百,随思而北,因谋杀... 阅读全文
载记·第二十八章
张华曰:“若侵掠吴边,必成邻怨。此既能往, 彼亦能来,兵连祸结,非国之福也。昔孙权重黎庶之命,屈己以臣魏;惠施惜爱子 之头,舍志以尊齐。况陛下慈德在秦,方寸崩乱,宜暂降大号,以申至孝之情。权 变之道,典谟所许。韩范智能回物,辩足倾人,昔与姚兴俱为秦太子中舍人,...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一
志序 历上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则《春秋》是也,言则《尚书》是也。至于楚《书》、 郑《志》、晋《乘》、楚《杌》之篇,皆所以昭述前史,俾不泯于后。司马迁制一 家之言,始区别名题... 阅读全文
志·卷十四
礼一
夫有国有家者,礼仪之用尚矣。然而历代损益,每有不同,非务相改,随时之 宜故也。汉文以人情季薄,国丧革三年之纪;光武以中兴崇俭,七庙有共堂之制; 魏祖以侈惑宜矫,终敛去袭称... 阅读全文
志·卷十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书契经典,咸崇其义,而圣人之德,莫大于严父 者也。故司马迁著《封禅书》,班固备《郊祀志》,上纪皇王正祀,下录郡国百神。 司马彪又著《祭祀志》,以续终汉。中兴以后,其旧制诞... 阅读全文
志·卷十八
礼五
秦灭礼学,事多违古。汉初崇简,不存改作,车服之仪,多因秦旧。至明帝始 乃修复先典,司马彪《舆服志》详之矣。魏代唯作指南车,其余虽累有改易,不足 相变。晋立服制令,辨定众仪... 阅读全文
志·卷十九
张华各造正旦行礼 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哥诗。诏又使中书郎成公绥亦作。张华表曰:“按魏上寿食举 诗及汉氏所施用,其文句长短不齐,未皆合古。盖以依咏弦节,本有因循,而识乐 知音,足以制声,度曲法用,率非凡近所能改。二代三京,袭而不变,虽诗章词异, 兴废随时,至其韶逗...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
乐二
蔡邕论叙汉乐曰:一曰郊庙神灵,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四曰短箫铙 歌。
晋郊祀歌五篇,傅玄造: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我其夙夜,...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四
张华、裴頠,遂篡 位,废帝为太上皇。天下从此遘乱连祸。
元康五年四月,有星孛于奎,至轩辕、太微,经三台、大陵。占曰:“奎为鲁, 又为库兵,轩辕为后宫,太微天子廷,三台为三司,大陵有积尸死丧之事。”明年, 武库火,西羌反。后五年,司空张华遇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