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七十五

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一

  何郯 吴中复(从孙择仁)陈荐 王猎 孙思恭 周孟阳 齐恢 杨绘刘庠 朱京

  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徙成都。第进士,由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避。王拱辰罢三司使...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七十八

欧阳修(子发 棐) 刘敞(弟攽 子奉世) 曾巩(弟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七十九

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

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三

欧阳修劾其慢朝命,诏以修章示之,怀德谢罪而已,不复别进表。其鄙吝如此。

  李允则,字垂范,济州团练使谦溥子也。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太平兴国七年,幽蓟还师,始置榷场于静戎军,允则典其事。还,使河东路决系囚,原治逋欠。又使荆湖...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七

欧阳修壮其文,以比苏轼。治平二年,试秘阁,考官韩维曰:"荀卿氏笔力也。"试文至中书,修迎语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启视如言。

  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议。及廷对,或谓曰:"宜...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八

欧阳修、胡宿、吕公著、王陶、沈遘、王安石皆称荐之。翕然名重一时。

  初,秩隐居,既不肯仕,世以为必退者也。后安石为相更法,天下沸腾,以为不便,秩在闾阎,见所下令,独以为是,一召遂起。在朝廷任谏争,为侍从,低首抑气,无所建明,闻望日损,为时讥笑...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五

  景泰 王信 蒋偕 张忠 郭恩 张岊 张君平 史方 卢鉴 李渭 王果 郭谘 田敏 侍其曙 康德舆 张昭远

  景泰,字周卿,普州人。进士起家,补坊州军事推官。后以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庆...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六

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