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六
景穆十二王下
任城王云,和平五年封。少聪慧,年五岁,景穆崩,号哭不绝声。太武抱之泣 曰:“汝何知而有成人意也!”献文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大官,听讼,甚 收时誉。及献文欲禅...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六
经籍上
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流。 《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易》 曰:“观乎人文以化成...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六
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凡一百三十卷,诏藏于秘府,颁 赐加级各有差。
玄龄尝因微谴归第,黄门侍郎褚遂良上疏曰:“君为元首,臣号股肱,龙跃云 兴,不啸而集,苟有时来,千年朝暮。陛下昔在布衣,心怀拯溺,手提轻剑,仗义 而起...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二
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由是声名籍甚。天嘉中,荔卒,世南 尚幼,哀毁殆不胜丧。陈文帝知其二子博学,每遣中使至其家将护之。及服阕,召 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寄陷于陈宝应,在闽、越中,世南虽除丧,犹布衣蔬食。至太 建末,宝应破,寄还,方令世南释布食肉。至德初,除...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四
王羲之书,尤善飞白,尝宴三品已上于玄武 门,帝操笔作飞白字赐群臣,或乘酒争取于帝手,洎登御座引手得之。皆奏曰: “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而言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寻摄黄门侍郎,加上护军。
太宗善持论,每与公卿言及...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
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 所出,一无舛误。十五年,诏有事太山,先幸洛阳,有星孛于太微,犯郎位。遂良 言于太宗曰:“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前烈,将告成东岳,天下幸甚。而行至洛阳, 彗星辄见,此或有所未允合者也。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儒学上
○徐文远 陆德明 曹宪 许淹 李善 公孙罗附
欧阳询 子通
硃子奢 张士衡 贾公彦 李玄植附
张后胤 盖文达...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
文苑上
○孔绍安 子祯 孙若思
袁朗 弟承序 利贞 孙谊 贺德仁 庾 抱 蔡允恭 郑世翼 谢偃 崔信明 张蕴古 刘胤之 弟子延祐 兄子藏器 张昌龄 崔行功 ...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七
艺文一
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傅之道中绝,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 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流,转相讲述,而圣道 粗明,然其为说固已不胜其...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九
艺文三
丙部子录,其类十七:一曰儒家类,二曰道家类,三曰法家类,四曰名家类, 五曰墨家类,六曰纵横家类,七曰杂家类,八曰农家类,九曰小说类,十曰天文类, 十一曰历算类,十二曰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