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志·卷十二

蔡邕,共修律历,司马彪用之以续《班史》。当涂受命,亦有史官, 韩翊创之于前,杨伟继之于后,咸遵刘洪之术,未及洪之深妙。中、左两晋,迭有 增损。至于西凉,亦为蔀法,事迹纠纷,未能详记。宋氏元嘉,何承天造历,迄于 齐末,相仍用之。梁武初兴,因循齐旧,天监中年,方改... 阅读全文

志·卷七

  礼仪七

  高祖初即位,将改周制,乃下诏曰:“宣尼制法,云行夏之时,乘殷之辂。弈 叶共遵,理无可革。然三代所尚,众论多端,或以为所建之时,或以为所感之瑞, 或当其行色,因以从之。今... 阅读全文

志·卷十四

蔡邕、陆绩,各陈《周髀》考验天状,多有所违。逮梁武帝于长春殿讲义, 另拟天体,全同《周髀》之文,盖立新意,以排浑天之论而已。

  宣夜之书,绝无师法。唯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 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

蔡邕集》十二卷梁有二十卷,录一卷。又有尚书令《士孙瑞集》 二卷,亡。

  后汉太山太守《应劭集》二卷梁四卷。又有别部司马《张超集》五卷,亡。

  后汉少府《孔融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

  后汉侍御史《虞翻...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七

  经籍一(经)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 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 成钦明之德;匹夫克...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四

蔡邕等所见,当时有《古文明堂礼》、《王居明堂礼》、 《明堂图》、《明堂大图》、《明堂阴阳》、《太山通义》、《魏文侯孝经传》等, 并说古明堂之事。其书皆亡,莫得而正。今《明堂月令》者,郑玄云:“是吕不韦 著,《春秋十二纪》之首章,礼家钞合为记。”蔡邕、王肃云:“...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三

  ○宇文恺

  宇文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 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 独好学,博览书记,解...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五

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雄。仲雄在御前鼓 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又曰: “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帝愈猜愧。

  永泰元年,帝疾屡经危殆,以张瑰爲平东将军、吴郡太守, 置兵佐,密防敬则。内外传言当有处分。...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六

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谓弘让曰:“谁能学此, 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啓荟爲前军军主。庆 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 觉,荟与文育拒之。时... 阅读全文

本记·卷七

蔡邕石经五十二枚, 移置学馆,依次修立。又诏求直言正谏之士,待以不次。命牧人之官,广劝农桑。 庚寅,诏曰:“朕以虚薄,嗣弘王业,思所以赞扬盛绩,播之万古。虽史官执笔, 有闻无坠,犹恐绪言遗美,时或未书。在位王公、文武大小,降及庶人,爰至僧徒, 或亲奉音旨,或承...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