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志·卷五十三

司马光奏:"大行请谥于南郊,而皇地祇止于望告,失尊卑之序。"下礼院,定非次祭告皇地祇,请差官诣北郊行事。其神州之坛,方三丈一尺,皇祐增高三尺,广四十八步,内壝四面以青绳代之。仍遣内臣降香,有司摄事如仪。

  神宗元丰元年二月...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四

司马光、吕诲曰:"孝子之心,孰不欲尊其父?圣人制礼以为之极,不敢逾也。《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又《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下此,皆不见于经。前汉以高祖配天,后汉以光武配明堂。以是观之,自非建邦启土、造有区夏者,皆无配天之文。故虽周之成、康...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

  ○文宣王庙 武成王庙 先代陵庙 诸神祠

  至圣文宣王。唐开元末升为中祠,设从祀,礼令摄三公行事。朱梁丧乱,从祀遂废。后唐长兴二年,仍复从祀。... 阅读全文

志·卷五十九

司马光以为:"太祖已上之主,虽属尊于太祖,亲尽则迁。入汉元之世,太上庙主瘗于寝园;魏明之世,处士庙主迁于园邑;晋武祔庙,迁征西府君;惠帝祔庙,迁豫章府君。自是以下,大抵过六世则迁。盖太祖未正东向,故上祀三昭三穆;巳正东向,则并昭、穆为七世。唐初祀四世... 阅读全文

志·卷六十

  ◎礼十(吉礼十)

  ○禘祫

  宗庙之礼。每岁以四孟月及季冬,凡五享,朔、望则上食、荐新。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唯亲郊、封祀。又有朝享、告谢及新主祔... 阅读全文

志·卷六十二

  ◎礼十二(吉礼十二)

  ○后庙 景灵宫 神御殿 功臣配侑 群臣家庙

  后庙之制。建隆三年,追册会稽郡夫人贺氏曰孝惠皇后,止就陵所置祠殿奉安神主,荐常馔,不设牙盘... 阅读全文

志·卷六十三

司马光言:"尊号起唐武后、中宗之世,遂为故事。先帝治平二年,辞尊号不受,天下莫不称颂圣德。其后佞臣建言,国家与契丹常有往来书,彼有尊号而中国独无,足为深耻。于是群臣复以非时上尊号,论者甚为朝廷惜之。今群臣以故事上尊号,臣愚以为陛下聪明睿知,虽宜享有鸿... 阅读全文

志·卷六十九

  ◎礼十九(宾礼一)

  ○大朝会仪 常朝仪

  《周官》:司仪掌九仪宾客摈相,诏王南乡以朝诸侯。"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大客之仪,以亲诸侯"。盖君臣...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二

司马光言:"崇义公柴咏祭祀不以仪式。周本郭姓,世宗后侄,为郭氏后。今存周后,则宜封郭氏子孙以奉周祀。"帝阅奏,问王安石,安石曰:"宋受天下于世宗,柴氏也。"帝曰:"为人后者为之子。"安石曰:"...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五

  ◎礼二十五(凶礼一)

  ○山陵

  山陵、谥祔、服纪、葬仪与士庶之丧制为凶礼。其上陵忌日,汉仪如吉祭。宋制,是日禁屠杀,设素馔,辍乐举哭,素服行事,因以类附焉。<...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