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五十九
张齐贤等言:"《王制》'天子七庙'。谓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前代或有兄弟继及,亦移昭穆之列,是以《汉书》'为人后者为之子',所以尊本祖而重正统也。又《礼》云:'天子绝期丧。'安得宗庙中有伯氏之称乎?其唐及五代有所称者,盖礼官之失,非正典也。请自今有... 阅读全文
志·卷六十二
张齐贤等奏:"宗庙神灵,务乎安静。况懿德作合之始,逮事舅姑,躬执妇道,祔享之礼,宜从后先,伏请仍旧。又汉因秦制,帝母称皇太后。检详去岁议状,请加淑德'太'字,而诏不加之者,缘当时元德皇太后未行追册。今册命已毕,望依礼官所言。"三年四月乙卯,...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三十三
张齐贤访求得南唐承旨丁钊,能知饶、信等州山谷产铜、铅、锡,乃便宜调民采取;且询旧铸法,惟永平用唐开元钱料最善,即诣阙面陈。八年,诏增市铅、锡、炭价,于是得铜八十一万斤、铅二十六万斤、锡十六万斤,岁铸钱三十万贯。补钊殿前承旨,领三州铜山。然民间犹杂用旧大小钱。是...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二十九
张齐贤制置河东诸州营田,寻亦罢。
六宅使何承矩请于顺安砦西引易河筑堤为屯田。既而河朔连年大水,及承矩知雄州,又言宜因积潦蓄为陂塘,大作稻田以足食。会沧州临津令闽人黄懋上书言:"闽地惟种水田,缘山导泉,倍费功力。今河北州军多陂塘,引...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
夫天有五气以育万物,木德以生,金德以杀,亦甚盭矣,而始终之序,相成之道也。先王有刑罚以纠其民,则必温慈惠和以行之。盖裁之以义,推之以仁,则震仇杀戮之威,非求民之死,所...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史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别史类,四曰史钞类,五曰故事类,六曰职官类,七曰传记类,八曰仪注类,九曰刑法类,十曰目录类,十一曰谱牒类,十二曰地理类,十三曰霸...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
《燕丹子》三卷
东方朔《神异经》二卷(晋张华传)
师旷《禽经》一卷(张华注)
王子年《拾遗记》十卷(晋王嘉...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六
吴廷祚(子元辅 元载 元扆) 李崇矩(子继昌) 王仁赡 楚昭辅李处耘(子继隆 继和)
吴廷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少颇读书,事周祖,为亲校。广顺初,授庄宅副使,迁内军器库使、知...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六
张齐贤、王沔荐其文行,改主客郎中、史馆修撰。数日,以本官充枢密直学士,赐金紫。太宗召对便殿,谓曰:"成都重地,卿为朕镇之。"因厚赐以遣。至郑州,促召归阙,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会太宗亲试礼部不合格贡士,令枢密院给牒,因谓宏曰:"...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四
张齐贤(子宗诲)贾黄中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从大父右资善大夫沼无子,以昉为后,荫补斋郎,选授太子校书。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