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四十四
何承天,示以亮书,曰:“计幼宗一二日必 至,傅公虑我好事,故先遣此书。”承天曰:“外间所闻,咸谓西讨已定,幼宗岂 有上理。”晦尚谓虚妄,使承天豫立答诏启草,伐虏宜须明年。江夏内史程道惠得 寻阳人书,言:“朝廷将有大处分,其事已审。”使其辅国府中兵参军乐冏封以示...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五
臧焘、徐广、傅隆
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武敬皇后兄也。少好学,善《三礼》,贫约自立, 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徐、兗二州刺史谢玄举 焘为助教。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四
何承天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也。高祖浑,魏将作大匠。曾祖袭,大司农。父 遵,尚书郎。袭初为江乘令,因居县境。鲜之下帷读书,绝交游之务。初为桓伟辅 国主簿。先是,兗州刺史滕恬为丁零、翟辽所没,尸丧不反,恬子羡仕宦不废,议 者嫌之。桓玄在...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六
何承天、 太常郗敬叔并同尚之议。中领军沈演之以为:“龟贝行于上古,泉刀兴自有周,皆 所以阜财通利,实国富民者也。历代虽远,资用弥便,但采铸久废,兼丧乱累仍, 糜散湮灭,何可胜计。晋迁江南,疆境未廓,或土习其风,钱不普用,其数本少, 为患尚轻。今王略开广,声教遐...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八十一
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兄钦之为 硃龄石右军参军,随龄石败没,秀之哀戚,不欢宴者十年。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 奉朝请。家贫,求为广陵郡丞。仍除抚军江夏王义恭、平北彭城王义康行参军,出 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四
恩幸
夫君子小人,类物之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屠钓,卑事也;版筑, 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非论公侯之世,鼎食之资,明扬幽仄,唯 才是与。逮于二汉,兹道未... 阅读全文
列传·卷九十三
隐逸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 又曰:“幽人贞吉。”《论语》“作者七人”,表以逸民之称。又曰:“子路遇荷 丈人,孔子曰:隐者也。...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 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黄。沈子 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春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 阅读全文
志·卷九
礼上
礼仪繁博,与天地而为量。纪国立君,人伦攸始。三代遗文,略在经诰,盖秦余所亡逸也。汉初叔孙通制汉礼,而班固之志不载。及至东京,太尉胡广撰《旧仪》,左中郎蔡邕造《独断》,应劭...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十九
何承天弹吕万龄。并不归罪,皆为重劾。凡兹十弹,差是宪、旷之比,悉无及中丞之议。左丞荀万秋、刘藏、江谧弹王僧朗、王云之、陶宝度,不及中丞,最是近例之明者。谧弹在今龛蒐之后,事行圣照。远取十奏,近征二案,自宜依以为体,岂得舍而不遵?
臣窃此人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