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陆逊传
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剪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权闻之,曰:”君... 阅读全文
第三卷·粮战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遣军运粮,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奔归操,因说操曰:「今袁绍有辎重万余乘,而乏严备,今以轻兵袭之,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矣。」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操。〔操〕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 阅读全文
臣行
曹操围张超于雍丘,洪闻超被围,乃徒跣号泣,勒兵救超,兼从绍请兵,绍不听,超城陷,遂族诛超。洪由是怨绍,与之绝,绍兴兵围之,城陷诛死。
议曰:臧洪当纵横之时,行平居之义,非立功之士也。)
或曰:“季布壮士,而反摧刚为柔... 阅读全文
霸图
臣闻周有天下,其理三百余年。成康之隆也... 阅读全文
三国权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六七年间,夷灭者十八九。虽吴、蜀蕞尔国也,以地图按之,才四州之土,不如中原之大都。人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轻走易北,不敌诸华之士。角长量大,比才称力,不若二袁刘吕之盛。此二雄以新造未集之国,资逆上不侔之势,然能抚剑顾眄,与曹氏争衡;跃马指麾... 阅读全文
惧诫
《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阅读全文
第四卷·攻战
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使作内应。吴将吕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难制矣,宜早除之。」乃具陈其状。于是孙权亲征〔皖〕,一朝夜至。问诸将计策,诸将皆劝作高垒。蒙曰:「治垒必历日乃成,彼城备已修,外救必至... 阅读全文
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当时虽有吞智者,不能复为画计,于是景升儿子,交臂请降,遂为囚虏。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雦欲相除也,有仇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远虑也。昔伍子胥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 阅读全文
第七卷·火战
曹操将兵适至,合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第八卷·归战
曹操围张绣于穰。刘表遣兵救之,绣欲安众守险,以绝军后。操军不得进,前后受敌,夜乃凿险〔为地道〕伪遁,伏兵以待。绣悉兵来追,操纵奇兵夹攻,大败之。谓荀彧曰:「虏遏我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