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一百一十一

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一十

苏轼曰:"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至是,劾奏轼草麻有云"民亦劳止",以为诽谤先帝。既而坐不论蔡确,通判徐州,俄知楚州。

  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使辽,辽主...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一十四

苏轼兄弟,并及文彦博、范纯仁。宣仁后怒其讦,欲谪之,吕公著救之力,出知怀州。御史言其谢表文过,徙广德军。明年,提点江东刑狱,召拜殿中侍御史。遂疏彦博至和建储之议为不然,宣仁后命付史馆,彦博不自安,竟解平章重事而去。苏辙为中丞,易引前嫌求避,改度支员外郎,孙升以...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一十二

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栗继上七章,黼及其党胡松年、胡益等皆罢,栗亦以徽猷阁待制知泰州。

  钦宗立,复以中丞召。阅月,为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会王云使金帅斡离...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一

  朱倬 王纶 尹穑 王之望 徐俯 沈与求 翟汝文 王庶 辛炳

  朱倬,字汉章,唐宰相敬则之后,七世祖避地闽中,为闽县人。世学《易》,入太学。宣和五年,登进士第,调常州宜兴簿。金将犯...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

苏轼,论西事与蔡京忤。郡人张庭坚以言事斥象州死,妻子流离,澥力振其家,及入谏省,奏官其一子。然议论主熙、丰、绍圣,而排邹浩、李纲、杨时,君子少之。

  王伦,字正道,莘县人,文正公旦弟勖玄孙也。家贫无行,为任侠,往来京、洛间,数犯法,幸免。汴京...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章谊 韩肖胄 陈公辅 张觷 胡松年 曹勋 李稙 韩公裔

  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建炎初,陈通寇钱塘,城闭,部使者...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向子諲 陈规 季陵 卢知原(弟法原) 陈桷 李璆 李朴 王庠 王衣

  向子諲,字伯恭,临江人,敏中玄孙,钦圣宪肃皇后再从侄也。元符三年,以后复辟恩,补假承奉郎,三迁知开封府咸平县...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

  范如圭 吴表臣 王居正 晏敦复 黄龟年 程瑀 张阐 洪拟 赵逵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安国受《春秋》。登进士第,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始至,帅将斩人,如圭...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苏轼兄弟为同门友。王安石久废《春秋》学,勤国愤之,著《春秋新义》。熙宁、元丰诸人纷更,而元祐诸贤矫枉过正,勤国忧之,为筑室,作《室喻》,二苏读之敬叹。

  愿弱冠游京师,以广文馆进士登第,时绍圣元年也。廷策进士,中书侍郎李清臣拟进策问,力诋元祐...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