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二百零二
韩绛、知制诰吴奎刘敞、范镇同荐其才,宰相欲稍用之,除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不赴。又除知乌程县,趣令受命,固辞,遂以光禄寺丞致仕,卒。
望之喜议论,宗孟轲言性善,排荀卿、扬雄、韩愈、李翱之说,著《救性》七篇。欧阳修论魏、梁为正统,望之以为非,著...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零四
韩绛因此即军中拜相,未有以中人为之。元丰末,神宗命李宪,虽王珪亦能力争,此相公所见也。昨八宝恩遽除贯节度使,天下皆知非祖宗法,此已不可救。今又付以执政之任,使得青唐,何以处之?"京有惭色,然卒用贯取青唐。
三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汝...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一十一
韩绛使摄保安军。夏人寇顺宁,思立擅领兵赴援,诸将败,一军独全。以功知德顺军,策应王韶取熙州,过洮,筑当川堡,克羌香子、珂诺城,遂定河州。尝与羌力战,斩不用命者数人,军声大振。韶言其临事忠勇,进如京副使、通事舍人,再擢东上阁门使、河州刺史,赐绣旗、朱甲。又迁四方... 阅读全文
本纪·卷十四
○神宗一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 烈皇后高氏。庆历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气成云。八月, 赐名仲钅咸。授率府... 阅读全文
本纪·卷十五
韩绛参知政事。监察御史里行程颢罢为京西路同提点刑狱。壬午, 右正言李常贬通判滑州,监察御史里行张戬贬知公安县,王子韶贬知上元县。癸未, 侍御史知杂事陈襄罢为同修起居注,程颢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公事,前秀州军事判 官李定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本纪·卷十六
○神宗三
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太皇太后在殡,不视朝。癸酉,升许州为颍昌府。 丙子,降颍昌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戊寅,上太皇太后谥曰慈圣光献。戊子,诏 审刑院、刑部断议官失... 阅读全文
本纪·卷十七
韩绛进 开府仪同三司。癸酉,遣使贺辽主生辰、正旦。乙亥,以供奉王英战死葭芦,录其 子。
九月戊戌,以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之谥告于天地、宗庙、社稷。己亥,上宝 册于福宁殿。己酉,遣使报谢于辽。
冬十月甲子,夏国遣使进助...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八
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砦。虽尝以河东边界七百里地与辽人,当时王安石议,盖曰:"吾将取之,宁姑与之也。"迨元祐更张,葭芦等四砦给赐夏人,而...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五
◎河渠二
○黄河中
熙宁四年七月辛卯,北京新堤第四、第五埽决,漂溺馆陶、永济、清阳以北,遣茂则乘驿相视。八月,河溢澶州曹村,十月,溢卫州王供。时新堤凡六埽,...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六
◎河渠三
○黄河下 汴河上
元祐八年二月乙卯,三省奉旨:"北流软堰,并依都水监所奏。"门下侍郎苏辙奏:"臣尝以谓软堰不可施于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