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四十
冯道,乡里世旧,道子正之病废,端分奉给之。端两使绝域,其国叹重之,后有使往者,每问端为宰相否,其名显如此。
景德二年,真宗闻端后嗣不振,又录蔚为奉礼郎。藩后病足,不任朝谒,请告累年,有司奏罢其奉,真宗特令复旧官,分司西京,给奉家居养病。端不...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章谊 韩肖胄 陈公辅 张觷 胡松年 曹勋 李稙 韩公裔
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建炎初,陈通寇钱塘,城闭,部使者...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二十
◎方技上
○赵修己 王处讷(子熙元) 苗训(子守信) 马韶 楚芝兰 韩显符史序 周克明 刘翰 王怀隐 赵自化 冯文智 沙门洪蕴 苏澄隐 丁少微 赵自然
昔者...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四十一
冯道诣徐州迎崇子赟为汉嗣,崇信之,谓宾佐曰:"吾儿为帝矣,复何虑哉?"少尹李骧曰:"知几其神,时不可失。揣郭公之心,必不以天下与人,不如领精骑疾度太行,控孟津,以观其变,徐州位定,然后归晋阳,即郭公不敢动矣。"崇大怒,骂...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四十三
冯道请权领节度事,道曰:"子主奏事而已,留后事当议功臣为之。"道恐诸将争功复乱,乃以再荣前职贵加诸将,权推为留后,人心遂定。是战,筠功居多,即送款汉祖,以其子赴朝,汉祖深赏之。以控鹤一军力战,优加赐与,授再荣留后,筠博州刺史。筠以赏薄不悦。... 阅读全文
本纪·卷四
冯道、左散骑常侍韦勋来上皇太后尊号,左仆射刘昫、右谏议大夫卢重上皇帝尊号,遂遣监军寅你已充接伴。壬子,诏群臣及高年,凡授大臣爵秩,皆赐锦袍、金带、白马、金饰鞍勒,著于令。冬十月甲戌朔,遣郎君迪里姑等抚问晋使。壬寅,晋遣使来谢册礼。是日,复有使进独峰驼及名马。<... 阅读全文
志·卷七
冯道、刘煦等持节,具卤簿、法服至此,册上太宗及应天皇后尊号。太宗诏蕃部并依汉制,御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因改皇都为上京。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幅员二十七里。门,东曰迎春,曰雁儿;南曰顺阳;曰南福;西曰金凤,曰西雁儿。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门,东曰安东,南...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七
冯道守太傅。
太保。会同元年刘昫守太保。
少师。《耶律资忠传》见少师萧把哥。
少傅
少保
掌印。耶律乙辛,重熙中掌太保印。
三公府。先汉丞相...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四
冯道、刘煦册应天太后、太宗皇帝,其声器、工官与法驾,同归于辽。
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童子弟子队乐引太后辇至金銮门。
天祚皇帝天庆元年上寿仪:皇帝出东阁,鸣鞭,乐作;帘卷,扇开,乐止。太尉执台,分班,太乐令举麾,乐...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八
冯道备车辂法物,上皇太后册礼;刘煦、卢重备礼,上皇帝尊号。
三年,上在蓟州观《导驾仪卫图》,遂备法驾幸燕,御元和殿,行入阁礼。
六年,备法驾幸燕,迎导御元和殿。
大同元年正月朔,备法驾至汴,上御崇元殿... 阅读全文